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历 史 诸序之行 查看内容

马隆 (历史人物)

2020-11-23 11:27| 发布者: 朴实无华| 查看: 1922|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曾公亮:“马隆以步卒三千,案八阵图,转战千里,破者机能数万骑之众,以复凉州。”

马隆 (历史人物)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泰山郡奉高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故县村)人。西晋名将,武器专家。

 

少时智勇兼备,爱好名节,起家武猛从事。西晋泰始年间,经过州县举荐,累迁司马督。咸宁五年(279年)正月,河西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率众反叛时,担任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革新武器装备。出任宣威将军,平定“秦凉之变”,斩杀秃发树机能,收复凉州。太康初年,出任平虏护军、西平太守,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发展生产,声名大震。

 

太熙元年(290年),授护东羌校尉、奉高县侯,最终死于任上。著有《八阵总述》一书,《风后握奇经》一卷。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大西北,东起甘肃省武威市境内的乌鞘岭,西至玉门关,沿着祁连山北麓,有一条上千公里的带状区域,这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抗敌英雄,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沉着冷静,有勇有谋。


 

人物生平

 

早年义举

 

马隆曹魏时期,起初是兖州的一名武官。西晋泰始年间,朝廷打算征伐东吴,统一中国,下诏州郡举荐一些强壮勇猛、有出色才智和气力的优秀特出人士到朝廷。兖州官员就举荐马隆,说他的才能可以担任杰出的将领。后来渐次迁任为司马督。

 

自荐西征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凉州刺史杨欣失去了与羌人的和好状态,被河西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的支党若罗拔能于武威击败并杀害。因为杨欣的失败,河西地区与西晋就道路断绝,而且令西晋有西顾之忧,无法专心对付东吴。马隆自荐能够讨伐,并要求招募三千勇士与他西进;司马炎于是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

 

马隆后就选拔勇士,合格的人要能拉起三十六钧(约238公斤)的弩和四钧(约26公斤)的弓。到中午时选得三千五百人,马隆即要到武具库选杖,但武库令与马隆有积怨,只以一些已腐朽的杖给马隆,马隆不满而遭御史中丞弹劾,马隆力争后,司马炎下令依从马隆的意思,又给马隆三年的军需品。

 

讨平叛胡

 

马隆于次年正月出发西行,渡过武威以东的温水。秃发树机能率骑兵万人或者据险抵御,或者设伏截断晋军后路。马隆见山路狭窄,于是依八阵图制作了偏箱车,到广阔地方就列成鹿角车营,到狭窄地方就设木屋放在车上,一边战斗一边前进,沿途箭无虚发,敌人纷纷应弦而倒;另又在道路两边放置大量磁石,因为对方穿着铁制铠甲,会被磁石吸引,故此受制于磁石阵;马隆部众却穿犀甲,经过磁石时无任何影响,于是能够有效打击对手。行军千余里后,秃发树机能部队伤亡惨重。

 

自马隆西行凉州以后,朝廷都没有他的音讯,有人以为他已经战死,而马隆在大败秃发树机能后派使者报告,司马炎极为高兴,加命马隆为假节、宣武将军。马隆到武威后,鲜卑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万余落归降西晋。不久更率领友方的没骨能等与秃发树机能决战,最终斩杀秃发树机能,平定凉州。

 

安守凉州

 

太康初年,朝廷又命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领手下精兵,又给予一支牙门军,到因战乱而荒废的西平郡驻屯,以大军稳定并重建当地。当时南虏成奚经常侵扰边境,马隆率兵讨伐,成奚于是据险而守。马隆见此,令士兵都带着农耕工具,好像要耕作田地般,成奚以为马隆没有进一步征伐的意思,于是稍为松懈,马隆则看准这个时机,攻其不备,击破成奚部众。而马隆治理当地期间,成奚都没有再侵扰当地。

 

太熙元年(290年),马隆因功封奉高县侯,加授东羌校尉。马隆在陇右地区驻守了十多年,已经在当地建立了一定的威信,当地大致稳定。此时略阳太守严舒恃著与外戚杨骏通婚,图谋取得马隆西平太守的职位,于是谤毁马隆年老昏惑,不再适合在当地镇守。朝廷于是征还马隆,严舒得以接任。但严舒接任后,当地氐族和羌族人又开始大举集结,当地的人民都十分畏惧,而朝廷又怕当地胡人再次叛变,于是罢免严舒,再次派马隆任原职。马隆最终亦在任内逝世。

 

个人作品

 

马隆著有《八阵总述》一书,讲述排阵用兵,是中国古代兵书是经典著作。另著有《风后握奇经》一卷,其述多有发明,并写有阵图于后。

 

人物评价

 

司马炎:“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

 

曾公亮:“马隆以步卒三千,案八阵图,转战千里,破者机能数万骑之众,以复凉州。”

 

 

 特此申明:

 

    此文内容及图片都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上一篇:王濬下一篇:周访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3-29 13:23 , Processed in 0.0416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