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老子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诉我们“凡是可有以为循行、经验、作为的都不是自然恒常不变本体的道;凡是可有以为观察、认识、思维、定义、名说的,都不是自然恒常不变本体道的状态本能。”老子进一步告诉我们“凡可有以为则皆非道”。这里需要搞清楚不是道的可为不可为、可说不可说,而是有以为和无以为的区别。但是老子的“非常道”“非常名”又进一步告诉我们的认识并不是绝对的真实,必须知道不断的修正和进取。并且认识因境界而自别,认识是德能境界量级层次的产物,人处在山顶、山腰、山底的德能境界量级层次不同,其认识自不同。 人的认识与其信仰的文化息息相关。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就是主体我的智和处境界,是文化和认识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境界德能量级层次,认识就不同;理、智、光明的度不同,认识就不同;文化真理性和学解文化真理性不同,认识就不同;境界德能量级层次是认识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状态维次的统一。文化是一个体系,先于文字,宇宙本有。它的外延表现为认识论的特征,它的核心是思维与存在的绝对统一和不二,常言为绝对真理,老君名其曰道。在以认识为主体、以存在为客体的相对转换中,产生了正确和错误、进步和反动的相对系,认识把握其对立矛盾的统一之法,就是认识把握所有自然、社会的根本大法。山上山下,不但处境不同,而且其所认识必亦不同。所以从古到今由于文化的差别产生种种认识的差别。 基督、伊斯兰是人生观的层次境界;孔子、马列是社会观的层次境界;老子、释迦是宇宙观的层次境界。只有全维的宇宙观,认识才有全面性、完整性、深刻性。 基督、伊斯兰、还有中国的道教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成员;是从人生观的界面寻求宇宙真理的认识和注释;都占居了人类的相当空间和时段;都为人类作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都不是万能的主;都是有条件局限的相对真理认识。 如:基督教开经就向“耶何华”要光要时间,因在偷吃欲而浊尘不能归。这个境界的认识很多文化并不具有,但耶酥当时还没有证到更高的可归境界的认识法,故弟为其子而不能归,故只有其呼知有不可抗拒的以上部份以帝而名之。此教以帝为则规范言行,取谦让之柔施爱世人,鼎盛西方,长行于世。仅此时间、范围、适应上就当于学于赞于取其长。 马克思总结认识了两唯之偏,即不要费尔巴哈的物,也不认黑格尔的心,从中创立了无论认识与实践都证明是正确的辩证法,即辩证对待神与物的认识论法。我们学习马克思,忠诚于马克思,就是要把握它的本质要点就在辩证、奉献、公享,解放全人类,就是辩证地认识把握只有马克思的觉悟才能决定了马克思的剩余分配,只有马克思的剩余分配才能决定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只有马克思的经济基础才能决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其中前面是觉悟,结果是社会,过程是经济,方法是辩证的认识发展。马克思不可毁灭的最大功绩,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实施解决统治与被统治这一社会根本矛盾的创造者,使社会从封建资本的私权统治一跃变成体现底层无产的民权集中治,从尔使社会机器从统治走向民治、从专政走向仆政。 毛泽东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终极是修复统治礼制稳定的天下,是在礼制原则下的修身齐家敦伦守分层面教育,孔子的伟大在于提供了普遍社会性做人必备、起码、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节度、情理,是道文化在这个层面世界成功展开应用的集大成。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生而知之”有一种先天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他把取得知识的途径归结为“反求诸己”,即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求,以扩充自己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并因此而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方法。 墨子大爱世人,提倡民政,勤和朴真,当为道的亚圣,境界居孔之上,与马克思有共鸣。墨子是五千年前就倡导民主、平等、兼爱、和平人文社会制度的先行者。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他的美好社会形态也只有到今天社会主义中得以实现的可能了。 道不但是宇宙万物的不变本体,又是透视一切物质和文化、境界、认识由来归去的位置和方法。释迦牟尼从这个至点开示演证了生命到达这个境的实证之法,与老子互为体用,展示了生命终究解脱之境、解脱之法。既人类种种信仰、种种理论、种种途经,最终的不二结论只能是万理一道、万法一德,除此绝无灵丹亦无妙药。 道先天地、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为天下万物的本体。天地间老子开道,释迦证道,墨子欲效道,孔子在礼中欲用道,大千多元识生在找道。老子见证了道,名称了道。老子是“介然有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是生而知之、本而知,因老子生处在道,本然有知。老子启示我们认识道认识宇宙的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从中可知可解可认识万物源道,我们的认识、智慧、文化、情怀和文明都来源于圣明之师老子。老子进一步开示我们“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中道生之一名无、名无极、名玄牝;一生之二名时空、名玄牝之门、名天地之根、名众妙之门;二生之三名有、名太极的不二说。太极之有自动五运,复成五类,复又复生,形成了多维多样的生命和物质。本体观、全维观、全息观的老子一息若尘无碍谷神尤明,有无阴阳一体。老子经境义身不二,是知行合一,“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欲而生、不为而成”这是一种时空的无阻尼现象。处在无极中,时间归本,始末不二,生死不二;空间归本,彼此无距,远近不二。无入无间则无不知无不能,自然作为在不生不动之地。 老子开示世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寻始、从始、懂终不离始,时时处处当下始当下止,恒处未有未乱之始、恒无终。无终则不竭,无终则不去。一个始字,只有在圣智中本用的具彰、真用的实出。始是当下、是未生、是始终不二、是不生不灭。始的通解通用本当归此,于此方解真始义。欲不欲、学不学是道之动、道之用。欲转不欲、学转不学为动,不欲、不学为之用,这是认识的所在、学经的所在、解义的所在,否则认识什么、学什么、解什么、经用又是什么? 在人类的全部认识中,唯独老子揭示了本体、揭示了始生、揭示了致极,揭示了终归宇宙万物运动的全过程和全过程中的理、律、法、径。其中包括所有过程的取向、目标、方法、道路、终极境界无不完全具足。老子不强于人、不责于人、不激化恶性因缘进行恶性循环,以自然的祸福生灭教育自然规律中的人生,并辅以经教圣明助化。 老子主张“不尚贤”是不树造贤能的欲知欲能欲名欲利的有以为者,而不是无以为者。老子不但“贤”不尚,最终还要“绝学”、“绝经”、“绝圣”,这是圣明、学圣、普圣之后的必然,而绝不是不识圣明不尊圣明的无知毁绝断承行为、欺师灭祖行为、造大孽行为。老子告明天下的理论与实践,只有有玄其本、无玄其始,不断“玄之又玄”、易之又易、此之又此,才能万象归五、五归三有、三有还中中之妙无真。处妙始玄牝之中谷神不死,借玄牝之门一览宇宙万物之众妙,皆无以易之而尽自然。 人的认识、观察事物能力相差很大,有不见则知和见亦不知之别,见知中也有一见则知和久见不知之别,这是我们生活中能见证的事实。不见知也有不见欲知知和不见不欲知之别,不见欲知知还有不见欲知知理和知事之别。总之见知从有欲到无欲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并且所有的不见欲知都是小术,都不可执而自魔。 申信言 2021年10月23日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0-15 16:46 , Processed in 0.040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