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人 文 家 风 查看内容

江苏昆山朱柏庐:律己修身 垂训后世

2015-12-17 18:20| 发布者: 清风| 查看: 17223| 评论: 0

江苏昆山朱柏庐:律己修身 垂训后世

  昆山市地方文化研究学者 程振旅:

 

  昆山人有这个习惯,春季跟秋季把自己的子女,家庭的一家到昆山三贤祠,那时候昆山有个三贤祠,就是纪念顾炎武、归有光和朱柏庐的祠堂。到了三贤祠参观了以后呢,父母还一定叫我们到朱柏庐《治家格言》那个碑文前面,去朗读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

 

  公元1720年,朱柏庐已离世二十二年。人们仍然记得他,将他请入了家乡的三贤祠。

 

  这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终生清贫的朱柏庐还悄悄地留下了一份遗产。这份遗产,惠泽世人三百余年,一直传颂到了今天。

 

      《朱子家训》

 

  【童声呤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


  昆山市地方文化研究学者 程振旅:

 

  我们小时候呢,家长在吃饭之前要叫自己的子女背诵一遍《朱子家训》。如果背不出,是不许吃饭的。

 

  昆山花桥台商子女学校副校长 程凤琳:

 

  两岸的教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蒙学的作品经常学的是“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有就是我们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苏州市文联原主席 张澄国:

 

  清代以来江南苏州一带的读书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朱子家训》的读本,有的人家,家里还挂着《朱子家训》的条幅、对联,作为自己治家的座右铭。

 

  一部《朱子家训》,影响深远。

 

  在朱柏庐四十岁的时候,这部家训就已流传在外,备受推崇。但他闭口不提这是自己的作品,以致人们一度误以为这是南宋大儒朱熹所作。

 

  昆山市地方文化研究学者 程振旅:

 

  为什么朱柏庐,包括他的后裔都不讲朱柏庐先生的格言呢?因为它是他家的家训,朱柏庐主要是写给他的家庭跟他的学生子弟们的。那时的人就是遵守不宣扬自己,而默默无闻地做他的工作。

 

  《朱子家训》的真实作者是朱柏庐,一直到很多年后人们才弄清楚。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把它奉为蒙学经典,作为自己的箴规宝鉴。

 

  阮元、黄自元、林则徐、李鸿章等历史上留下诺大声名的人物,都曾亲自抄写。从这一个个端方的楷书中,我们能体会到他们抄写时恭谦的心情。

 

  那么,这一部《朱子家训》,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童声呤诵(压混):训子要有义方,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苏州市文联原主席 张澄国:

 

  从本质上来看,《朱子家训》传承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经过它的提炼和加工,更加通俗化、具体化。它体现了我们的先人尚文崇德的优良传统。

 

  短短500余字,涵盖了劝勤勉学、励志自强、谦和体恤、明理向善、本分守常、修身累德等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诸多方面,朴素又凝练地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对修身立世的要求。

 

自然,它就成为人们理家教子、整饬门风的格言警句。

 

  但是《朱子家训》流传如此之广,还有着更多的原因。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朱子家训文化墙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

 

  从形式上,《朱子家训》采用的全是韵文的方式,所以它朗朗上口,形成的就是自己的格言警句风格。所以你看它内容非常扎实,很贴地气,不是只是空说理,就是因为它来源于实践,但是同时它又有理性的高度。

 

  【童声呤诵(压混):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庆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朱柏庐是一位教育家,他自然知道如何让受教育的人更容易接受。也许,这部《朱子家训》,本就源于他给自己学生和子弟的启蒙课程。

 

  这部朗朗上口,又易懂好记的《治家格言》于是就在一代代的孩子们童稚的声音中,传播各地,传承后世。

 

  因为一部《朱子家训》,教书先生朱柏庐,像自己的先祖朱熹一样,被后人尊称为“子”。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至高的地位和荣誉。

 

  现实意义

 

  三百多年之后。

 

  朱柏庐的故乡,江苏省昆山市。

 

  这座位于老城区的通匮桥,它的桥梁仍是一千年前宋代的遗物。朱柏庐的家就在桥畔左近,他一定无数次由此经过。

 

今天,这座桥所在的社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个广场叫柏庐广场。

 

  这条道路叫柏庐路。

 

  这所学校就叫柏庐小学。

 

  【童声吟诵: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弟。为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4-19 16:38 , Processed in 0.0382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