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周”不光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还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周人从《诗经》中描绘的“堇荼如饴”般的周原中走来,建立起赫赫扬扬的周王朝;郁郁乎文哉的“周礼”,是孔子毕生的向往;握发吐哺的周公,是千古英雄心中的伯乐……北周、后周,不少朝代以周为名。历史的积淀同样在语言中留下印记,如湖北方言“不服周”……那么,除了历史天空中那颗颗璀璨星辰,“周”字还代表了什么呢?
甲骨文中的“周”字,因其如“田中有种植之形”,故有“密”的含义。“周”字从用口,古代学者认为善用其口则密。《说文》中亦言“周,密也”。除了“密”这个本义,“周”还有其他更为丰富的含义。
“周”有巩固之义,《左传》中“盟所以周信”意为结盟是为巩固信赖;“周”有“最、至”之义,《论语》中“周亲”指至亲;“周”还可解释为“合”,屈原《离骚》“不周于今之人”中的“周”即合乎之义,《山海经》中“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说的就是上古神话中的不周山,古人亦称西北风为不周风。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5-4-4 03:16 , Processed in 0.0746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