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
王克勤(1920年-1947年7月10日),安徽阜阳县人。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的平汉战斗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敢,先后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1947年7月10日,在鲁西南战役中牺牲。
2009年9月10日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孩童时代
王克勤1920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县王东店村(今安徽省颍上县六十铺镇高菜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父亲王晓平字永和,一家人靠租种地主的三亩薄田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后来,父亲因地租太高同地主吵了几句,竟被打成重伤。王克勤13岁时,父亲含恨去世。自此,母子三人只好靠乞讨度日。1939年7月,19岁的王克勤被保长绳捆索绑抓去当了壮丁。他思念母亲和弟弟,曾三次逃跑三次被抓回,每次都遭到毒打。后来,母亲和弟弟在外出要饭时下落不明。
革命岁月
王克勤
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9月提升为班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到牺牲前短短1年的时间里,他毙伤敌232人,俘敌14人,缴获步枪8支,曾9次立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当班长后,王克勤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他创立了“三大互助活动”的带兵方法。
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王克勤带领全班发挥战斗互助作用,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歼灭大量敌人,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战后,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王克勤被提升为排长。当时,在部队成分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战斗力是全军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王克勤的“三大互助活动”及其在实战中显出作用,受到野战军首长的重视。11月以后,晋冀鲁豫野战军普遍开展了以“三大互助”为主要内容的“王克勤运动”。各部队根据王克勤班的经验,普遍建立了互助组。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王克勤的“三大互助”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对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光荣牺牲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在这次战斗中,王克勤率领全排奋勇登城,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7岁。
个人成就
王克勤作战勇敢,战绩显著,9次立功,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他一人歼敌232名,俘敌14名,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第六纵队先后授予王克勤“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人物评价
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
1947年王克勤牺牲后刘伯承司令与政治委员邓小平联名给王克勤所在部队发去唁电,说“王克勤是战斗与训练、技术与勇敢结合的战斗英雄,是我全军所学习的新的进步的范例。”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特此申明:
此文内容及图片都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1-23 12:50 , Processed in 0.0417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