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诚 (烈士、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长)
黄诚(1914年5月16日-1942年4月23日),生于河北省安次县调河头村。他自幼深得祖父的疼爱,稍长即送私塾读书,受到较好的启蒙教育。
1928年他14岁时,考入邻县永清存实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诚同广大爱国青年学生一样,积极投入了救亡运动,1934年9月考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1935年春与杨述等同学一起组织了进步团体“东方既白社”,编辑了《东方既白》杂志,同年11月,任清华大学救国会主席。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了。1936年1月,黄诚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6月,组织参加了“六一三”大示威。后发表了《让我们做最末一次被开除的学生吧》、《我被开除的前后》、《从学校开除学生说到殖民地教育》等文章。1938年初,黄诚在陈毅介绍下抵达皖南,参加了新四军,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长,黄诚被叶挺军长称为“我们新四军里的交际家”。皖南事变黄诚不幸被俘,先后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的李村监狱和石底监狱1942年4月23日,黄诚与李子芳等烈士同时遇害。
人物生平
1928年他14岁时,考入邻县永清存实中学;1930年秋,转学北平第四中学。
1931年,黄诚与清华大学救国会成员合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诚同广大爱国青年学生一样,积极投入了救亡运动,1932年暑假因参加爱国活动被学校开除。但这年秋天,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天津北洋工学院预科。
1933年初,他同魏东明等同学一起组织了“荒火社”读书会,并提出:“宣传民众为当今救国之要务”。成为一位颇受众望的学生领袖。于1934年9月考取了北平清华大学地学系,从此,黄诚同地下党组织有了接触,并经常得到党组织的教育与指导,对抗日救亡的认识不断提高,行动也愈加坚决了。
1935年春,黄诚又同杨德基(杨述)等同学一起组织了“东方既白社”,编辑出版《东方既白》杂志。这年9月24日,清华学生自治会举行代表会议,会上黄诚被推选为学生会干事会主席。
爱国运动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了。救国会主席黄诚为总领队,他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沿平绥铁路奔向西直门。当队伍到达西直门时,城门早已关闭,全副武装的军警站在城门楼上,不准学生进城。领队们商量就地召开群众大会,在市民大会上,黄诚激昂慷慨地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野蛮侵略,东北民众的苦难,华北的危机,以及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屈辱卖国政策。
1936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凶焰,国民党亲日派又恨又怕,加紧了对爱国学生运动的镇压与破坏。
不幸被捕
1936年2月29日,400余名武装军警闯入清华园,手持黑名单搜捕爱国学生。黄诚等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分子均被列入了黑名单。北平学联负责人姚依林、地下党支部书记蒋南翔、清华学生纠察队长方左英被军警逮捕,正要带走时,同学们蜂拥而上,英勇搏斗,夺回了被捕的同学。傍晚,又有5000多军警来清华园抓人。但是,同学们在救国会的组织下早已有了戒备,黄诚和姚依林一起隐蔽在冯友兰教授家中。
1936年3月31日,中共清华大学党组织根据黄诚的表现和要求,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员,黄诚成为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
1936年6月间,黄诚又参与组织了北平学生“六·一三”大示威。学校当局,以“违反校规,不知改悔”的罪名将黄诚等四位救国会委员开除学籍。黄诚等一面向学校当局进行坚决的说理抗争;一面用自己的切实体验,呼吁“师生合作,一致救亡”。
1936年9月,在地下党组织帮助和进步教授吴承仕先生等人的协助下,黄诚转学到中国大学,就读于国文系。黄诚被推选为北平学联主席,同时还担任了中共学联党团书记,同王文彬、孙世实等人一起担负起北平学联的领导工作。他们到西安与各校学生、各界爱国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宣传了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主张、特别是北平学联今后工作的四项原则;还拜谒了张、杨将军和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等军政要人,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捐赠1000元和500元,支持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11月22日,全国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七人被捕,北平学联在黄诚主持下召开各校代表会,议决罢课两天以示抗议,接着又于12月12日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1937年1月下旬,黄诚等爱国学生领袖被捕入狱。经过地下党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营救,黄诚等人于3月中旬获释。
1937年春,北平学联利用春游,指挥部临时决定演出话剧《开庭》,揭露国民党南京政府非法审判全国救国会领袖“七君子”的罪行。演出非常成功,各校学生深为感动,一致决定通电全国,要求释放“七君子”和一切政治犯,团结抗日。
抗日救亡
卢沟桥事变爆发,伟大的全民抗日战争开始了。8月28日,黄诚和许多青年学生登上平津恢复通车后的第一趟火车离开北平。从此他结束了学生生活,投笔从戎,走上了民族解放的战场。
参加新四军
1938年春,黄诚到了新四军,先在陈毅指挥的一支队工作,同陈毅将军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不久便调到军部,担任军政治部秘书处长。
不幸牺牲
在皖南事变中,黄诚不幸被俘,被关在上饶集中营。他和所有的革命战士一样,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同敌人进行了英勇斗争。他说:“革命是我们的权利,牺牲是我们的义务。”在上饶集中营里,他曾设法托人带出来一张字迹模糊的信,上面写道:“几年来,从事抗战,无愧于心,我绝不因斧钺在前而变初衷,假如这样死了,则求仁得人复何怨。”黄诚为了革命,为了救我中华,视死如归,不久从容就义,时年仅28岁。
陈毅题诗
1944年9月,新四军军长陈毅将军在延安得悉黄诚遇害的消息,以沉痛而敬佩的心情赞誉道:“黄被俘不屈,志量可佩”,并赋诗以志哀思:
松冈明月魂如在, 记取铁窗仍多情, 临难铮铮风骨好, 皖山不负夜台行。
特此申明:
此文内容及图片都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5-4-4 02:42 , Processed in 0.0379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