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历 史 革命英烈 查看内容

孟祥斌:用生命铸就道德丰碑

2020-9-11 17:31| 发布者: 朴实无华| 查看: 2571|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2009年5月7日,中央军委追授孟祥斌“舍己救人模范军官”荣誉称号。

孟祥斌:用生命铸就道德丰碑

 

第二炮兵某部军官孟祥斌,2007年11月30日,为救一名轻生女青年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用英雄壮举铸就了一座军民鱼水情深的道德丰碑。2009年5月7日,中央军委追授孟祥斌“舍己救人模范军官”荣誉称号。

 

 

 

 精武

 

1997年底,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的孟祥斌,带着美好的憧憬走进了军营。他刻苦训练,勤奋工作,第1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第2年当上班长。1999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专业理论和高科技知识,成为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员,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分配到二炮某部后,孟祥斌没有因环境和工作条件艰苦而后悔,迅速投入到军事训练中,课余时间则泡在图书馆,经常为学习忘记吃饭。

 

2004年7月,妻子叶庆华临产,想让孟祥斌休假回家照顾。当时部队即将赴外地进行演习。为不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孟祥斌没有向组织请假,而是潜心演习现场,排除多项故障,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演习结束,他的女儿已经出生了半个多月。

 

孟祥斌非常喜爱学习政治理论,常跟战友们谈论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他的办公桌上也摆放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军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国共产党章程》等书籍。

 

 厚德

 

“明道德以固本,正修养以安魂”,这是孟祥斌在山东老家上学时受到的教育。入伍后,在我军优良传统的熏陶下,他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观,把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化作一种高度的自觉行动。

 

初中时,看到一名同学家境贫寒,孟祥斌就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他穿。村里一位年过七旬的智障老人,无儿无女,生活非常困难。孟祥斌就经常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挑水做饭。2006年5月,孟祥斌得知军校同学胡飞飞的父亲生病,就带头在同学间发起捐款援助活动,帮助胡飞飞家渡过难关。

 

“时刻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军人义不容辞的义务。”2002年10月的一天,孟祥斌和战友一起上街购物,突然发现一个小偷正在偷别人的手机。他立即冲过去,一把抓住小偷的手,勒令他当场交出了手机。孟祥斌还经常为失学儿童、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多次在部队和地方无偿献血,仅献血证就有3个。

 

孟祥斌的父母身体不好,常年打针吃药,每次探亲回家,他都要带父母到医院检查身体。2003年,他和叶庆华的婚纱纪念照仅花了18元。叶庆华下岗待业,全家生活比较困难。孟祥斌省吃俭用,每月仅留下200元零用钱,其余全部寄给家人。

 

 献身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前一天来队探亲的妻子和3岁的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11时15分左右,3人行至城南桥时,忽然看见一名女青年跨过护栏跳入婺江中。

 

“来不及了!”孟祥斌毫不犹豫地从距江面10米高的桥上纵身跳入江中,迅速游到女青年身边,托住女青年奋力向岸边游去。

 

江宽水冷,体力渐渐不支的孟祥斌仍不断托起女青年,艰难地向岸边游去。这时,一艘摩托艇赶来了。孟祥斌拼尽最后的力气,将女青年推向摩托艇,自己却沉入江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能从这么高的桥上跳下去救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看到孟祥斌救人全过程的熊女士泪流满面,“他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孟祥斌舍身救人的英雄壮举传出后,当天晚上,数千名金华市民来到城南桥上,手捧蜡烛为英雄守夜。

 

从青年学子到白发老者,从出租车司机到普通行人,都自发来到英雄牺牲地悼念哀思,花圈和鲜花从桥上一直延伸到江堤。许多出租车免费接送凭吊市民;广告商将桥上22只灯箱上的44面广告牌,全部换成孟祥斌的照片。

 

追悼大会当天,驻军官兵、地方党政领导、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共3万多人,自发地从四面八方前来为英雄送行。

 

一位从贵州来金华的残疾人,在女儿陪伴下,手摇轮椅,赶了40分钟的路;10多位盲人手拄拐杖,在青年志愿者的搀扶下,赶到殡仪馆参加追悼会,他们说:我们看不见英雄,也要摸一下英雄。一位72岁的退休教师说:“我从小在金华长大,几万市民自发为英雄吊唁、送行,这是第一次。”

 

2007年12月6日,烈士孟祥斌的骨灰被送回家乡山东省齐河县时,3.5万余名群众在长达5公里的道路两旁迎接。山东省还追授他为“道德模范”。

 

 

 特此申明:

 

    此文内容及图片都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11-23 04:40 , Processed in 0.0368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