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历 史 正信之众 查看内容

钱学森

2021-4-5 13:03| 发布者: 朴实无华| 查看: 2141|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毛泽东评价: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力学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工作。他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取得很多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并与卡门一起,最早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飞机在早期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高亚声速飞机设计中采用的公式是以卡门和钱学森名字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此外,钱学森和卡门在30年代末还共 同提出了球壳和圆柱壳的新的非线性失稳理论。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近似”方程。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航天与喷气

 

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跨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

 

工程控制论

 

 

 

钱学森年轻时照片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其他

 

 

 

钱学森

 

钱学森对系统工程、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

 

家族传奇

 

 

 

钱学森的族亲

 

钱学森不仅个人能力出类拔萃,他的整个家族都是名家云集,星光璀璨。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教育家和文史专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他与鲁迅、厉绥之是刎颈之交,三人1902年同赴日本游学,同班同寝室。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即蒋百里的女儿,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兼职教授。钱学森的堂弟钱学榘是出色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他的两位堂侄,即钱学榘的两个儿子钱永健和钱永佑也都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更鲜为人知的是,现当代史上很多声名卓著的大家也都是钱学森的族亲,包括国学大师钱穆、近现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著名外交家钱其琛、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近现代文教界代表人物厉麟似、新中国国际法泰斗厉声教、中国西医学教育先驱厉绥之、抗日爱国名将厉尔康、“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著名教育家钱伟长、著名作家钱钟书、民国开国名将施承志、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锡祉、中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钱临照,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钟韩、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逸泰、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等。


 

由此可见,钱学森家族不仅在科学领域人才辈出,在军事、外交、文教、医学、法律、音乐、国学、文学、历史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也都是贡献卓著,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家族。

 

人物评价

 

 

 

钱学森

 

钱学森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毛泽东评价: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评价: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五个师。

 

美国火箭专家克拉克评价:中共的归国学人当中,无人重要性能出钱学森其右。

 

合众国际社记者罗伯特·克莱伯评价: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中国才在1970年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他负责研究的火箭,正使中国成为同苏联、美国一样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国家。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世界、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特此申明:

 

    此文内容及图片都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5-4-18 21:59 , Processed in 0.0416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