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长空里,这19对院士伉俪携手白头!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两院院士的事例。
这些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本期我们就来走进这些夫妻院士的人生密码,感叹和体味科学家的真挚爱情。
童第周、叶毓芬夫妇
童第周(T.C.Tung,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在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任教;1934年起,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叶毓芬(1906—1976),浙江镇海人,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同济大学讲师、复旦大学讲师、山东大学动物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副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夫人。童第周、叶毓芬二人被誉为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
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
张文裕(1910—1992),男,福建省惠安县人,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等。1927—1931年 在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1931—1935年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教员;1933年获硕士学位。1935—1938年 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1938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王承书(1912—1994),女,湖北武昌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6年获该校研究院硕士学位。1941年留学美国,1944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员。1956年回国,先后在受控核聚变、等离体物理、铀同位素分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张文裕与王承书合作,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核物理数据、β衰变中的禁戒衰变和容许衰变、轻元素的能级特性。解放后,张文裕和王承书应当时钱三强所长之邀同到原子能所工作,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作出了杰出贡献。
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
钱三强(1913 —1992),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何泽慧(1914—2011),女,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何泽慧院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钱三强、何泽慧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何泽慧与其丈夫钱三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也是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二人一起,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周廷冲和黄翠芬夫妇
周廷冲(1917—1996),男,浙江省新登县人,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1941年在上海医学院(现为上海医科大学)本科学习。1945年4月,在英国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进修,获药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酶化实验室从事酶学研究。1949年,在美国波斯顿麻省医院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回国后,先后在山东白求恩学院(现为山东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任职,一直从事生物活性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黄翠芬(1921—2011),女,广东省台山市人,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4年毕业于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化学系。 1949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成就。
周廷冲、黄翠芬是我军第一对“夫妻院士”,建国之初携手历经千难万苦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
吴仲华和李敏华夫妇
吴仲华(1917—1992),男,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市,中国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留校任教。194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先后任美国NACA研究科学家、PIB教授。1954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兼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他领导研究发展了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做出重大贡献。
李敏华(1917—2013),女,江苏吴县人,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1935-1937年 清华大学学习。1937-1940年 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40-1943年 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任助教、教员。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吴仲华、李敏华是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候结合的,后共同赴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吴仲华是清华燃气轮机专业的创始人,李敏华为推动我国的塑性力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何炳林和陈茹玉夫妇
何炳林(1918 —2007),男,广东番禺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最先研究领域为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何炳林是中国的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发明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被誉为“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陈茹玉(1919 —2012),女,福建省闽侯县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中国的农药事业及有机化学尤其是有机磷化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功绩。
何炳林被称为原子弹功臣、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陈茹玉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 9 5 6 年回国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分别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和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许国志和蒋丽金夫妇
许国志(1919—2001),男,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系统工程、运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系。运筹学家和系统科学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创建人之一,是我国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研究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创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运筹学、组合最优化和系统科学的科研与教学,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蒋丽金(1919 —2008),女,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38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1941年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后转入圣约翰大学,1942年插班入辅仁大学化学系,1944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46年辅仁大学研究院化学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化系助教。1948年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药化系,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5 年回国后从事中国大漆漆酚的研究工作,硼氮六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高感胶片助剂的剖析等工作。
许国志、蒋丽金相识在英国并结为夫妇,他们从事的专业虽然大相径庭,但夫妇二人为开拓中国的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和光化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并培养出了数十名博士。
杨立铭和夏培肃夫妇
杨立铭(1919—2003),男,出生于江苏溧水,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夏培肃(1923—2014),女,四川省江津市人,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
杨立铭、夏培肃夫妇是工作科研中比翼齐飞的良友,二人于 1991年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今被传为佳话。
曹天钦和谢希德夫妇
曹天钦(1920—1995),男,北京人,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1944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该校维尔基斯学院院士,1958年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并参加了领导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曹天钦院士长期从事肌肉结构蛋白的研究,是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者。
谢希德(1921—2000),女,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946年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曾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史密斯学院留学,1949年在史密斯学院获硕士学位。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传来,她心情无比激动,下定决心,一旦学业结束即行回国。以后她又转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理论物理。195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主席等职务。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谢希德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表面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新中国名牌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曹天钦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研究、病毒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夫妇二人曾合作,在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除草剂一号”。
徐光宪和高小霞夫妇
徐光宪(1920 —2015),男,浙江绍兴上虞人,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3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9月,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副主任;1980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
高小霞(1919—1998),女,浙江萧山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始在上海前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助理研究员。1949年初在美国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分析化学,1951年初获硕士学位,5月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研究。专长电分析化学和极谱催化波以及环保大气污染监测仪的研制。
徐光宪、高小霞夫妇同为北京大学教授,两人相识、相恋、相伴近60年个春秋,这对院士伉俪曾荣获首届“中华蓝宝石婚佳侣奖”。
邹承鲁和李林夫妇
邹承鲁(1923—2006),男,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作为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邹承鲁在生物化学领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
李林(1923—2002),女,出生于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研究。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20世纪50年代在球墨铸铁、微量硼钢、包头铁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
这个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之家,产生中国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李林之父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李林是物理学家,邹承鲁则是生物化学家。
闵恩泽和陆婉珍夫妇
闵恩泽(1924—2016),男,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之一,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1946年,闵恩泽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进入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工作;
陆婉珍(1924—2015),女,化学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上海,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总工程师。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毕业,1949年于美国依利诺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于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并于 1952~1953 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她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于1956年回国工作,在石油工业部炼制研究所(即现在的石油化工研究院)历任分析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闵恩泽、陆婉珍夫妇在美国双双取得博士学位后喜结连理,1955年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的石油化工事业。
谷超豪和胡和生夫妇
谷超豪(1926—2012),男,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6月,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温州大学校长等职务。谷超豪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胡和生(1928—),女,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几何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
谷超豪、胡和生因共同的喜好、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走到了一起。1950年相识相恋,1957年结婚,一直携手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王阳元和杨芙清夫妇
王阳元(1935 —),男,生于浙江宁波,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所长。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微电子学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块3 种类型1024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
杨芙清(1932—),女,江苏无锡人,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1957-1959年在前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和莫斯科大学数力系学习。195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
王阳元、杨芙清同为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是我国硅栅 N 钩道 M O S 集成电路技术开拓者之一,杨芙清被业界誉为我国的软件工程铺路人。比尔·盖茨第一次来华访问时,称最想见的中国科学家是周光召院士和杨芙清院士。
柯伟和李依依夫妇
柯 伟(1932—),男,原籍浙江黄岩(今台州),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相热处理专业。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
李依依(1933—),女,生于北京,原籍江苏苏州,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低温及核结构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现主要从事特种合金制备工艺与计算机模拟。负责精密管材基地工作。
柯伟、李依依双双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一起从事金属材料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在科研领域比翼齐飞。
陈竺和陈赛娟夫妇
陈竺(1953-),男,江苏镇江人,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1975—1977年, 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医士专业学习;1977—1978年, 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内科教研组教师;1978—1981年, 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一部血液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首创国内血友病精细分型及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测和遗传咨询;首次建立了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中BCR-ABL重组的分子模型等。
陈赛娟(1951—),女,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人,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研所执行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是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品质和性格,造就了这对医学界的伉俪。
范海福和李方华夫妇
范海福(1933 —),男,生于广东广州,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与结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基于同步辐射X光源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等领域。
李方华(1932 —),女,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德庆,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发展了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
范海福、李方华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同致力于发展电子显微学理论与方法,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彼此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堪称典范,关心年轻人进步,培养了大量海内外杰出的电子显微学人才。
郑树森和李兰娟夫妇
郑树森(1950 —),男,浙江龙游人,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教授。1973年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浙江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领导着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提供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
李兰娟(1947—),女,浙江绍兴人,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主要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就。
郑树森、李兰娟同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也是一对白衣战士,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彼此事业的有力支持者。
章申和匡廷云夫妇
章申(1933—2002),男,江苏常熟人,景观地球化学家,江苏常熟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62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60年代首次揭示珠穆朗玛峰地区冰、雪、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含量、分布和分馏规律。70年代系统揭示了蓟运河、湘江等河湖重金属污染规律,取得防治成效。1993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匡廷云(1934—),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1956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1962年8月在前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获生物系博士学位;1962年9月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主要从事光合作用的研究。
匡廷云是在1958年苏联莫斯科大学遇到章申的,这位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的小伙子像匡廷云一样,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在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做研究生。两位来自中国的生物专业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走到了一起。
特此申明:
此文内容及图片都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1-23 04:48 , Processed in 0.0398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