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执大象 查看内容

此当来本《道德经》勘译的独到之处

2024-5-17 05:19| 发布者: 永兴| 查看: 438| 评论: 0|原作者: 无明

摘要: 此当来本《道德经》勘译的独到之处当来本《道德经》勘译是在众经本、众译本云说不一,是芸芸面危急需中华崛起而出版,或确有不足学术权威可懂之弊,但也实难使南辕合于北辙之可能性。故简言独到,以提醒是者不弃圣明 ...

此当来本《道德经》勘译的独到之处

当来本《道德经》勘译是在众经本、众译本云说不一,是芸芸面危急需中华崛起而出版,或确有不足学术权威可懂之弊,但也实难使南辕合于北辙之可能性。故简言独到,以提醒是者不弃圣明不失经义的传而统之于大道一承一法运。

一、此本是唯一由宗之本。有宗曰根,有承乃继而脉传可续,否则一切无宗无承的存在都将消亡。故宗承之大概莫能外必列头首,也是理解传讲获益之要。对此懂者,少叙自懂;不懂者,说破口舌必节外,故可避其不论。

二、此勘译本,重在以经义参考了众经本,并择其史本所尚留而勘成当来本经体,绝无自行添彩,应具有相当高的复原性可准性。

三、此勘译本在每章附加了题目,或真有点明、突显、记解章义之大方便。

四、此本第一次将“可道”释义为行证体会经验,既实践感受;“可名”释义为认识思维表述,既认识表述。从尔《道德经》一开始,就明确处在时空内哲学的认识与实践两大问题,都无法触及践证客在的本体(道)与本体的作用(名),既道不在时空的可认识与可实践范畴之内。

但《道德经》并未否认绝对存在可以通过相对印证它的客在,也未否认通过相对认识与实践可以印证中道的客在与无之的时空还原,故经义要落在去“可非”之彼、取中通之此才是唯一向道法。

五、不但绝对存在的道与道的作用不在可认识可实践之中,而且相对存在的上境,也不在下境现下可认识与可实践之中。既欲以知上,只有以中道法提升社会与人生的德能境界,这正是《道德经》的全部价值所在。

但现实很多译本及传播,将全维境界之经,以三维眼不知全维境的“摸象”,必使《道德经》的中道境界提升法废于无地,从而使无上用的至经也变成了意识形态中的正邪不同说、以经诽经说、借经买卖说、断人慧命说、破坏中华文明说。

六、此本第一次明确给定了哲求不得的宇宙存在之真理与标准,是以道为永恒不变标准的德能聚损两向果。既永恒不变的标准是道,永恒不变的真理是向道背道的德能聚损相应境界量级果。

这个人类历史的有承“越是真理越简单”的给定,断定无人推翻。故有恒准、有不变真理、有真能终极美好目标的中华道文化必顶明大宇,必共识全人类。

七、此本第一次明确了道与德(一)不占有时空性,既“可非”性、隐在性;(二)灵信和精能无不全具性,既能生万物的“本生”性与所生万物的原有性。也第一次将一生之二定义为无记时空,既德生无记时空为有创造了可存在的前提条件,也为德能活展生命时空提供了可知解的依据与法则

八、此本第一次明确定义有,占僵时空而具显在性;无,不占僵时空而具隐在性。且有,不能常在,并以空始时止而死,亦可以中还无续命;无,不是没有,其可以展时空而生有,亦可以中常在无极。只有相对为常有无,才能使《道德经》绝对真理无内外、无限量、无不皆准的活用到宇宙全维中。

九、此本第一次将位序境界纳入哲学体系中,同时明确哲学必知必具境界提升法,否则一切文化信仰理论都将皆坠之无明无路之中,皆无从得不劫而能活法。

十、此本第一次将有无纳入中国哲学体系,既在已成的“太一真理学”体系中,首立了“有无阴阳律”。这一有真理、有标准、有目标、有法向的中华“太一真理学”,既将公开宣世。

这一万物道生终劫,唯中可皈的“太一真理学”获取,无疑足证“当来本”入经切义之致。足证“当来本”勘译有准有理有取向目标之彻。

十一、此本第一次以真理的上清下浊、上乐下苦、上本下劫,明确人类的终极美好目标只能是道,只有以此终极目标,人类社会与人生才有步步相对美好可言。否则一切不知不会取向道的运动,其果只能是终劫无乎。这就是一切文化与文化传播,都必需明确道劫两向与以中向道法为至关存亡的大则,否则就是不道的必坠无路文化。

十二、此本第一次明确《道德经》首章是全经的纲,其余八十章无不是第一章的运用与展开,其余章章无不在境界的有无与方法的以中有自无而具说理与法、境与果。舍此正解首章是纲,则无法正解与应用全经而荒。

总之《道德经》以有无剖析了大宇,又以处中自能由有向无给出了向道的境界提升方法与过程。其传播传统文化中不知传此讲此行此,则不是在传而统之于《道德经》之道,则必是在以经毁经,则必是在传分传裂传而惑乱全天下。

十三、此本第一次将经中的境界名词概念,以位序境界完成了归纳统一。如天地位于三,又名有、太极;天地根于二,又名玄牝之门、众妙之门、无记时空;天地始于一,又名德、玄牝、上德、上善等;天地本于道;且又以道生至劫之中的无色、色先后、欲先后简明了宇宙总体观。

十四、此本第一次明确了所有文化与道的层次与沉坠关系,同时也明确了所有文化信仰所有思想理论所有行为追求,都必须确知以承中道向道的唯一性,否则无不终劫无路。

十五、此本第一次将悬空不解的《道德经》,以圣承的请进了社会与人生的具体境升实践中,并正在探索展开具有终旨目标取向性的示范应用与具体理论法向说。这是人类从东方开始的从未有过的伟大学习、伟大实践,也必成人类从未有过的伟大共识与统一。

以上郑重表述是因为《道德经》的今天,已经被不知境界不懂中道法破坏的经义尽非。故不得已而愿于真知者“传而统之”,为救活中华传而统于道而共识而服务于全人类。

其实鉴别解义是否正确的方法,只要懂境界知讲理,就可遵循每一章都有先后整体一致的理法论述关系,既可境而入经、理而知述、义而校经校释的深入经藏中。

“谷神”何解?“专气致柔”何解?“挫其锐”、“塞其兑”何解?入则自白,猜则自惑,万不可不入境知的诽毁人类今天危中急明的无上经。不要认为终身研究经义就是标准就是正解,四处讲经就是在传而统一了共信共和就是有德,因为凡无承断人类命于无路者,必自招凄惨于无路之大后果。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11-23 03:43 , Processed in 0.0403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