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大学》中有格物致知,格物致至(知至)之论。由于原文没有解释,以致成为儒学文化的千古难解之谜。
历史上著名儒学大家朱熹,把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道理、穷尽事物的道理。此解释了格物致知的目的、目标,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措施。由此,明朝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精通释、道的全能大儒家王阳明先生,在书院实践格物致知中,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面对竹子静看七天,一直坐到支撑不住病倒,以此否定了格物致知的真实性、正确价值,成为了儒学史上著名的“格竹禅案”。
由上可知,传承对文化不失其本体、不失其真传的决定性作用。一旦文化失承,若想失而复得,不得续承亦是枉然。
一、格物致知、格物致至的主要内涵
格物致知,是把客观存在的特定事物放在一定框架内,对事物间相互联系、功能、作用进行推理推究,明了其原理法则,把其原理法则相对应地运用于更高层面、更大范域事物变化发展的认知中。
如果把其原理法则运用于认识最高维层的全观道德理念、宇宙规律、绝对真理(没有绝对的终极)、生命解放上,为格物致至。
致至,儒为穷尽道理,佛为理明,道为理圆通。
二、作用价值
人类的身心解放或升华,是认识的升华。首先是意识、认知、理念、思想、价值观取向正确,其次才有知行合一、学习实践、觉行明德的正确行,再其次才有智慧、境界、美好未来、了无忧之果。故格物致至是行为和实践的前提条件,是明道理的有效方法和基础一环。
有志于传承、弘扬道德文化者,若不楚格物致至,怎会正解圣说之理,怎会有知一通十、通百、通千万的融通智慧,怎会有应缘而说的当下经,怎会有全维利益人民理念的服务行,怎会通过度无量众而学得无量法。
三、理论依据和来源
格物致至,理论依据来自于宇宙万事万物一律一理,来自于全息理论、全维理论、宇宙一体观、平等观。
格物致至,来源于圣哲教化人民大众的需要,来源于智慧、境界、德能,来源于圣哲慈悲之无量心。
四、节点之要
1、格,特定事物有诸多联系、功能、作用,要简化而择其易用,放入框架内进行推理。
2、物,是指客观存在的,而非抽象的事物。
3、相对应,是框架内事物的功能作用与更高维层、范域事物功能作用的相对应,从尔用联系、关系相通之。
4、知、至。知,知道、明了。致知,明白未知之理。至,极、最。致至,明白全维道德之理、大道之理、穷尽道理。
五、应用与实践
从传统文化中,用格物致至论述宇宙万事万物相互关系、规律、境界等非常普遍,只有儒家提出专门词语,示于世人。
如佛家教学中,对佛与道,论述为浪花(佛)与大海(道)的关系,以便人们理解佛与道的关系,理解为什么万佛一法身。
《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等随处都有格物致至之用。
毛主席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逼迫蒋介石抗日格物致知为牵驴上山,有牵的,有喊的,有打的,还要防撂蹄伤人,以此分工,职责明确。
格物致至,拓展有,格物致公、格物明心、格物明志、格物明德、格物至善、格物辩证、格物中中、格物明理、格物至简、格物非非、格物公正、格物爱国、格物存分等等。
人身是小宇宙,通过人身与细胞的关系,推理而知宇宙与人的关系。当细胞(人)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整个身体(宇宙所有生命)服务的时候,就会被身体的自控调谐系统处理掉,成为死皮排除体外。同理,一个人不能念念为宇宙所有生命的觉正净服务时,同样也会被宇宙自控调谐律即因果规律清理出局而死亡。
这就是所有先进文化为什么倡导为大众、为公、去私妄、有爱心、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道理,大德长寿的原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所有生命和谐,有无量维层,不是人们一般认为的那个狭小层面。
由格物致至知道了致公。为公有不同的层次,为他人、社会、民族、世界、宇宙万物及所有生命等。站在人生观,即对个人来说为公必有爱心,必有怜悯心,定会私妄渐无,决不是向钱看的价值观。为公最基础的标志是干好本职工作,孝敬父母家庭和睦。为公者做人必公正、守礼仪道德,公正是为公做人的前提条件。站在社会观,即作为体制职能来说,为公是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政治,是民主与统一相结合,人人具有宪法保障具足的人权。领导干部、法者以政性、法性干好本职工作,是社会公正的前提条件,是职能者为公不能再低的规范底线即责任良心的底线。实体职能如此岂有社会乱象之存在。
人人知行合一的学会格物致知而致至,则一格天下安、天下宁,一格福乐寿尽相随。
王在照
2016年3月28日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1-23 08:53 , Processed in 0.0388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