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恒”董氏
“四大恒”是指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是由董姓人氏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北京东四牌楼摆设钱摊,兑换银两铜钱,逐步发展起来的。恒利是主店,位于东四牌楼东大街,恒和位于东四牌楼北路西,恒兴居于其北的隆福寺胡同东口,恒源位于东四牌楼东路北。恒和号专司大额存放款业务,恒利、恒源两号专放当商款,恒利号在天津估衣街附近设有首饰局,后改组为恒利金店,清末永安堂药店亦为恒利号的产业,恒兴的主要业务是服务于各大商号。由于资金殷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四大恒”还发行了“银票”在市场上流通。
“四大恒”发行的“银票”
“四大恒”秉承“和”、“利”、“源”、“兴”、“恒”的经营理念,蕴含着“和为贵、利为基、兴旺发达、源远流长、永恒于市”的深刻内涵,极为重视信用,以义取利,以信取利,以诚取利,以和取利,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在清末风靡北京城。
“四大恒”董氏家训
董氏在不断发展壮大“四大恒”的过程中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渐渐将其内化为行事准则,时时刻刻约束自己,此后更是把这种行事准则作为书面文本的家规家训,代代相传。
董氏一族的家训,分为处世、为人、经营、治家等几个部分。家训中的很多词汇看似简单易懂,但包含的做人做事道理却十分深刻,例如强调处世要“明理、守法、正行”;为人要“谦和、礼让、容人”;经营要“诚信、逐时、拓业”;治家要“和融、慈孝、严责”;家教要“静心、树志、思远”;谋生要“自立、知足、戒奢”。此外董氏家训还包括祖辈流传下来的治家格言,如“人和、情融、意顺、神畅、福至”“修德养性、广济民生”等。
董氏家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董氏后人,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董氏才俊,成为了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
● 视频脚本
北京“四大恒”董氏:诚信立业 和善传家
在老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意思是戴马聚源的帽子,穿瑞蚨祥绸缎做的衣服,蹬一双内联升鞋店的鞋,是最荣耀而有面子的事儿。而这腰缠“四大恒”,却有不少的歧义,很多人常常把“四大恒”误解为卖腰带的。其实,这“四大恒”,指的是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意思是腰中缠着“四大恒”钱庄的银票,有腰缠万贯之意。
“四大恒”在清朝光绪初年达到了极盛时期,借用当时民间对“四大恒”的形容就是,打一个嚏喷全城都会跟着咳嗽,可见“四大恒”在当时的影响力。
“四大恒”创始人和经营者是董氏一族。董氏在不断发展壮大“四大恒”的过程中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渐渐将其内化为行事准则,时时刻刻约束自己,此后更是把这种行事准则作为家规家训,代代相传。
诚信为本
说到董氏一族的家训,其中涉及到了为人、处世、经营、治家等多个方面。家训中的很多词汇看似简单易懂,但包含的做人做事道理却十分深刻。在这些家训中一再强调的就是“诚信”二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连山:
董氏家族把自己在商业经营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凝聚成了三个词“诚信、逐时、拓业”,把商人所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添加进了家训里面。
东四牌楼
图中的这个地方,很多老北京人都不陌生,这就是东四牌楼。清朝乾隆年间,董氏第一代先祖来到京城讨生活,就是在这东四牌楼附近,摆钱摊起家的。董家人头脑灵活,再加上诚信经营,生意是越做越大,不到百年光景,董氏一族就开设了“四大恒”。那么董家人是怎么诚信经营的呢?这里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话说同治末年,在东四牌楼西边路北,曾经有一间门面房。这间门房是董氏一族特别开设的,这里不做生意,不收银钱,平时进出的顾客极少,但是每位从这里走出来的客人,脸上无不透露出敬佩与感动。这间门房也见证着董氏一族诚信为魂的经营理念。那么这间门房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同治末年(19世纪70年代初),“四大恒”之一的恒和银号关门歇业了。但是它有许多银票还在外边流通着,一时收不回来。当时通讯不发达,为了迅速告知大众恒和银号歇业的消息,董家只好用半张梅红纸,写明该银号已经歇业,所有银票请速去兑现的字样,贴在京城的大小街道上。
可如此等了一年多,还有许多银票没有收回来。为了信守商号“凭票必兑”的承诺,恒和银号在东四牌楼西边路北,专门租了这么一间门面房,挂上了一个钱幌子,不做生意,只为等候客人拿银票来兑现。
这间门面房,从19世纪70年代初一直开到了1900年,整整二十余年的时间,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等待,就只为坚守商人心中的这份诚信和道义。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京城大乱,这间门房才被迫关闭。
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 袁家方:
“四大恒”强调以信用为本,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尊重。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老北京人说“腰缠四大恒”这句谚语时所流露出的自豪感:不光有财富,更重要的是,我有一个那么值得信赖的钱庄。
“四大恒”以诚信为本的精神奠定了它在业内的重要地位,现如今,紧邻东四牌楼附近的门面房早已无迹可寻了,但这些诚实本份,重信重义的故事,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董家的后世子孙们。
礼让为先
“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但是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外人“礼让”,对家人“谦让”。这个“让”字,在董家人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民国时期,在董家女眷董吴氏身上发生的一件礼让他人的小事,至今仍被董家的后人们津津乐道。
董氏后代 董笑屹:
我小姑姑董凯给我讲过我奶奶(吴树英)的几个故事。她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在家里头曾经看过这么一幕。因为每一家每一户都会有掏粪工来掏粪。有一次也是,远远看到掏粪工又来了,这会儿就看见我的奶奶吴树英端了一碗茶水,恭恭敬敬地走到厕所门口,等着掏粪工出来,在寒风中不知道站了有多久,等掏粪工出来的时候,我的奶奶双手奉茶,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把茶奉给掏粪工,然后轻轻说了一声,您喝吧。当时我凯姑姑说,这一幕在她心里头一下烙下了一个永久的印记。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 高巍:
在董氏一家人的生活当中,往往是大人们平时做的一些小事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说给掏粪工倒水。这些小事可能很平常,但体现出的却是人与人的这种关爱,这种平等的意识,讲究亲情、尊重人。这些个良好的品质,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是对大的理念的具象化。
在面对外人时,董氏族人从不倚富凌弱、仗势欺人,而是放低姿态,礼让待人。在面对家人的时候,董家的长辈们,更是从小就要求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谦让,有好吃的、好玩的不能争抢,要先让着别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困难时期,那个时候想吃点新鲜水果,是很不容易的。董家的董笑岩和董笑屹两姐妹,那个时候年纪尚小,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一次,母亲从外地出差回来,带回来一个大苹果。两个小姑娘从没见过那么大的苹果,她们俩看着那苹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董氏后代 董笑岩:
我记得我妈妈把苹果放在那个柜子里头,也不是马上让我们吃的。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家里没人,我打开柜子看,如果这会儿拿走也就吃了,但是我还是把它关上门。我后来看见妹妹回来的时候,也是打开门把脑袋伸进去看,最后也把门关上了,我们两个人都心照不宣,谁也没去吃这个苹果。直到有一天爸爸拿出这个苹果,用刀切成四份,两姐妹才各自拿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这个事情给我印象很深,我们得到什么好的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想着兄弟姐妹,想着自己的父母,也要想着其他人。
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 袁家方: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里有四个字叫“礼义廉耻”。“礼”字是搁在第一位的,为什么?我们看“四大恒”的家风,就能看出他们对“礼”的重视,对传统道德规范的传承。
董家的家规家训,体现了董氏一族注重个人修养,尊重他人感受,与和为贵的精神。这种礼让与尊重不仅是京味商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更是严格的家风家训培养教育的成果。
戒奢助人
“戒奢”顾名思义就是拒绝奢靡和浪费。董氏一族虽经商多年,家底丰厚,但却崇尚节俭。董氏一族的老人们经常把不能奢侈浪费挂在嘴边,要求后人设宴不仅不能铺张,宴席结束后,还要把没动过筷子和未曾上过桌的菜肴带回家。长辈们还常常念叨,五谷杂粮来之不易,切记要珍视珍惜。
董氏一族非常重视腊八节,每次都会由家中女眷亲自熬腊八粥。清朝末年,有一回过腊八节,几个孩子自己碗里的粥还没喝完,就嚷嚷着说没吃够,要再盛一碗。当时家中女眷董蔡氏说了一句话让所有的孩子都印象深刻,她说:“你们把每顿饭掉的米粒和剩下的饭都攒起来,明年我用这些给你们熬一锅腊八粥。”
董笑岩的父亲董文申从小就接受了这样严格的家庭教育,除了不能铺张浪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公私分明,虽然身为东家,但柜上的东西,绝不能私自取来用。如果要用,必须要自己掏钱买。
董家后人 董笑岩:
我父亲董文申是这个吴裕泰(茶庄)创始人吴澄波的外孙子。他从小就给我们讲吴老爷子给他们立下的家规家训。我印象很深的有三点:“不能以东家的身份到店铺和柜台上支取茶叶;不准以吴裕泰的名义去和外面私自做交易;自己家里喝的茶叶,不管是亲家还是周围的亲戚都要自己拿钱到柜上去买。”我从父亲身上看到这些家训对他影响很深。父亲退休以后,就开始着手整理家谱,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打印,如果他想打什么资料,都是自己花钱出去打,从不让我用公司的打印机打自己的私人资料,他说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必须公私分明。
董氏一族对家人要求严格、戒奢尚俭,但对待外人、或者穷苦百姓却是非常大方。这也体现了董氏家训中的一个“善”字。
这是如今坐落在北京东四大街东南角的永安堂药店。清朝末年,董氏家族的董吴氏收购了永安堂,目的就是要通过永安堂,布施医药,广济于民。董吴氏将许多永安堂的秘方做成特效药,免费派发给穷苦百姓,一度传为佳话。虽然后来,董家的经济状况也陷入困境,永安堂因为资金周转不畅,被董家转了出去。但是,董氏先祖这种“广济民生”的善举,却深深影响了董家的后世子孙。
天津恒利金店
1939年7月7日天津遭遇了一场洪灾,大量灾民无家可归,无衣无食,董家位于天津的恒利金店也遭水淹。董家士字辈子孙董士珍,是当时恒利金店的当家人。他秉承先祖“广济民生”的家训,全力救助灾民。
董家后人 董笑屹:
恒利金店租用了一艘民船,满载馒头、大米、白面、咸菜等沿街送到灾民手中,赈灾活动一直持续十天,直到天津的大水退了,帮助了很多天津的市民和难民。这次赈灾,恒利金店给天津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商业史学会常务理事 袁家方:
“四大恒”周济了数以万计的灾民,它表达的是什么呢?表达的是:“你受灾了就是我受灾了,我还有能力,我就要尽力帮助你们,给你们减轻点灾害损失。”这种自觉的承担也使得这个企业在公众面前展现了自己的良好形象。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 高巍:
家训家风是家族里面良好品质的总结和传播,既体现了家族的品质,也反映出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它是一种共同的认知、共同的努力方向。在这里可以看出,家训家风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培养了一个人、一个家族,也在于把好的风气传播到了社会上,是正能量的一个传播。
时至今日,董氏家族的后人遍布海内,在文化、教育、建筑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才能。《董氏家训》影响了一代代董氏后人,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董氏才俊。它不仅成为了董氏后人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今天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借鉴和启迪作用。
● “四大恒”董氏家训摘编
为人
谦和 礼让 容人
——摘自《董氏家训》
【解读】
董氏家族认为做事先做人,要培养良好的德性。这条家训旨在告诉后人为人要谦虚平和,礼让他人,包容别人。这也体现了儒商的经营理念,注重个人的修养,尊重他人的感受。无论与人交往,还是生意上的往来,都要本着以和为贵的精神,和谐相处,和气生财。
修德养性 广济民生
——董氏治家格言
【解读】
积善方可成德。董氏一族要求家人既要修养良好的品性,又要躬行实践,积极行善,尽自己的能力广泛帮助穷苦百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治家
和融 慈孝 严责
——摘自《董氏家训》
【解读】
家和万事兴,治家需严谨。这条家训告诉董氏后人,要和睦相处,长辈慈祥,晚辈孝顺,但和睦不是无原则地和气,慈爱不是溺爱,对于不良子孙,又要严厉责备,令其改过。
人和 情融 意顺 神畅 福至
——董氏治家格言
【解读】
人之和睦,情之融汇,意之顺通,精神畅快才能使福气到来。这是董氏先祖董吴氏留下来的治家格言,意在告诫子孙家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保持情意圆融、心情顺畅,这样才能给家族带来福气、带来兴旺,为事业的发展和平平安安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营
诚信 逐时 拓业
——摘自《董氏家训》
【解读】
董氏家族以经营金融信贷为业,对于商业伦理和经营理念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并且体现在家训当中。这条家训告诉董氏后人经营商业要以诚信为本,把握时机,紧随市场变化,不断扩大商业规模、开拓商业领域。
谋生
自立 知足 戒奢
——摘自《董氏家训》
【解读】
董氏家族虽然事业发展得很大,家底殷实,但仍然保持创业时戒奢尚俭的优良传统。这条家训告诉董氏后人要学会自力更生,要有立足于世的能力,同时要学会知足,戒除奢靡浪费的不良习惯,懂得珍惜。
董氏一族的老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就是不能奢侈浪费,家里的设宴不仅不能铺张,宴席结束后,还要把没动过筷子的菜带回家。
处世
明理 守法 正行
——摘自《董氏家训》
【解读】
董氏家族深知人立于世上就需要遵守世上的规矩,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跟,赢得发展和进步。这条家训告诉董氏后人要明白是非、懂得道理,遵守法纪,端正自己的行为。行得正,方能走得远。
东四胡同
● 专家观点
陈连山:诚信 逐时 拓业——《董氏家训》里的三条经营原则
家训,就是一个家族总结的道德原则,用来教育后代子孙。晚清时代崛起于北京商界的董氏家族的《董氏家训》也是如此。它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写在《家谱》上的书面家训,其二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家训。书面的家训,主要是贯彻儒家道德观念的短词,例如明理、守法、正行;谦和、礼让、容人;静心、树志、思远等。口头的家训则是祖父辈留下来的教诲之言、格言警句等,如“积德行善、广济民生”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原则。
不过,“四大恒”董氏作为著名的商业家族,其《董氏家训》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所总结的商业道德。家训在谈到经营时列了三条原则:“诚信、逐时、拓业。”
“诚信”是道德的重要基础,所以儒家经典《大学》把“诚意、正心”列为个人道德的基本前提。《董氏家训》坚持把诚信贯穿到经营之中。不仅坚持了基本道德原则,同时也完全符合商业利益。因为只有双方诚信,才能免除为了防止欺诈而带来的巨大成本。
说到“逐时”,这更是《董氏家训》的特殊之处。《董氏家训》坚持在经营领域一定要“逐时”。所谓“逐时”,就是把握时机,紧紧追随市场变化,按照时代需要从事商业活动。董氏家族是这么说的,在现实中也是这么做的。在和平年代,他们经营金融业。当他们的金融业遭到八国联军劫掠,就转而经营药店--这是乱世也能保持稳定的行业。因此,《董氏家训》中“逐时”这一条与其说是道德原则,不如说是董氏家族总结的商业经验、商业秘诀。
所谓“拓业”,就是不断扩大商业规模、开拓商业领域。从经济学上来讲,扩大商业规模有利于提高效率,获得规模效益;而不断开拓新的商业领域,避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可以从总体上降低商业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知,《董氏家训》不仅有传统道德原则,同时也包含了深刻的商业智慧。这是它和一般的家训有所不同的地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连山)
高巍:董氏家教融于日常生活小事当中
提起老北京人的讲究,不少人都会说:“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腰缠四大恒。”这里的“马聚源”“内联升”分别指名牌的帽子、鞋,而“四大恒”则是指以董氏家族为主要股东的四家带“恒”字的钱庄。
“四大恒”除了做金融,还涉足茶叶、百货等行业,在晚清的北京城,是数得着的大买卖。之所以董氏家族能够在商场上做得风生水起,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董家具有良好的家风家训。
应该说,良好的家风是老北京许多人家都具有的,像街门上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的门联就是其典型代表。与其相比,董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则拥有自己的不同之处:
把做人和做事相结合。做人,是个人的修养;做事,指的是干事创业、人际交往方面。个人修养是做成事业的基础,“做人”和“做事”具有紧密的联系。董氏家训要求家人要待人以诚,而且要诚信经营、公私分明。即便是在自己家族所有企业购物时,也要如数付钱不得减赊,培养了家族成员的良好品德。经营者的道德修养高自然就能推动经营的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把家训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家训属于家族内部的规范,企业文化是经营企业的核心要素。董氏既是一个家族,又是企业的股东,把家训不仅当成管理自家的规范,也扩大到企业的经营,从家规家训到店规店训,从家风到店风,体现了董氏一族治家理念和商业理念的一脉相承、相互融合。
把生活小事与传统民族道德相结合。家训往往以家族内的成员个人,或整个家族作为调整、规范的对象,相对于民族、国家,这仅仅是一个局部。然而他们之间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群体,存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本群体利益与他群体利益之间的多重关系。将传统民族道德包含的刚健、包容、友爱、亲情等内容,通过家庭生活、人际交往的日常琐事体现出来,这正是董氏家风、家训中的一大特色。
在今天,弘扬和传承这些家风家训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传承数代、家族和谐兴旺者,无不有着自己一脉相承的家风,很多历史文化名人也都为自己的家族制定出家规家训,如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朱熹、清代的林则徐等等。后人正是遵循着这些家风家训,接受传统道德熏陶,一代代健康成长,家族绵延不衰。董氏家训也是如此,折射着中华传统道德之光,在规范和训诫子孙后代的过程中把传统道德文明代代相传。
其次,董氏家训还体现着商业伦理规范,并衍生为一种企业文化。家训里面提到的“诚信、为善”等,对我们当前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承担社会责任等都有着借鉴和参考意义。
最后,家训塑造家风,家风影响社风。董氏家风家训不仅影响和塑造了董氏族人,而且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成为促进社会文明的有益推动力量。(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 高巍)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1-23 13:02 , Processed in 0.0393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