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雕像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今河北保定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黄宗羲、李颙齐名,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晚年讲学于河南辉县夏峰村,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孙奇逢中举,后父母接连去世,在乡庐墓6年。期间,刻苦读书,经、史、子、集广为涉猎,并多与贤友切磋论学。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居孝期满的孙奇逢开始游学京师,广交名士。满清入关后,孙奇逢南迁河南辉县,在夏峰村授徒讲学20余年,著书立说,研读各家经典,创立“夏峰学派”。黄宗羲评价“北方学者大出其门”,故孙奇逢又有“北方孔子”的美誉。
哲学思想上,孙奇逢调和程朱陆王,“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提倡学者不可拘门户之见,认为朱陆之间“不宜有心求异,亦不必著意求同”,对清初理学影响很大。
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等。
孙奇逢家规家训
家规古籍善本
孙奇逢的家规家训主要是《孝友堂家规》和《孝友堂家训》。“孝友堂”是孙奇逢在容城时的故居,后为容城孙氏堂号。
《孝友堂家规》是他晚年亲自编写的一部家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规18条,二是6则历代的训子言,三是家规后言。家规18条是:“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历代的训子言6则,包括孔子教伯鱼学诗礼,周公教鲁公不要求备一人等。家规“后言”采用问答形式,说明了一些治家齐家的问题,也对家规中个别子孙可能存疑的地方做了解释。
《孝友堂家训》由孙奇逢后人辑录孙氏训其子、侄、孙之语而成。其中题“示某某曰”的为书信,题“谓某某曰”的则是当面的教诲。这篇家训立意深刻,包括注重蒙养、教诫子弟、孝弟力田、学以致用、忍让容人、居家忠实、谦虚好学、开阔胸襟、行己有耻等各方面内容。其中有许多流传后世的格言名句,诸如“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等。
《孝友堂家规》及《孝友堂家训》体现了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孙奇逢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书中涉及生活中为人处事、亲师取友、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不做高远之论,切合身心实际,因此得到社会上有识之士的重视,流传很广。也正是在此书的长期影响下,孙氏一族耕读传家,孝友之风绵延数百年。
孙奇逢纪念馆
孙奇逢纪念馆位于其故里河北省容城县容城镇北城村。占地6亩,院内塑有孙奇逢晚年手捧书卷讲学石像,像后为该馆主体建筑“孝友堂”。堂内正中悬挂有孙奇逢画像,画像两侧对称挂有18块展板,详述了孙奇逢孝亲、讲学、著书的人生轨迹和学术思想。
兼山堂
兼山堂为孙奇逢隐居河南辉县夏峰村的故居和讲学之所,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原为一进三院式建筑,现仅存后院。2005年,当地对兼山堂进行维修规划,同时,孙氏家族成立了兼山堂文物保护协会,对兼山堂大加修整。目前,兼山堂正殿大修竣工,焕然一新。
●视频脚本
堂传孝友数百年——河北容城孙奇逢
孔庙是祭祀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在从祀的历代先儒中,有一位被称为“北方孔子”的人物,他就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北方学界领袖——孙奇逢。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河北容城人,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著书立说,学者尊称其为“夏峰先生”。先生负经世之学,潜心学术,著作颇丰,学术界评价其“上继往圣、下开来学”,“振三百年儒者之绪,而为当朝理学之大宗”。
一、淡薄由来是祖传
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明初永乐年间,孙氏先祖自小兴州(今属河北承德)移居此地。孙奇逢的祖父,孙氏八世祖孙臣,明代嘉靖辛酉举人,做过河东盐运司判等,为官以清廉著,过手钱财从不染指。父亲孙丕振做过训导学生的儒官,以诗礼传家。孙奇逢自幼从学于叔父成轩公孙丕基,孙丕基也做过儒学训导,为人醇厚性诚,其学出自庭训,自此孙氏一门书香大开,成为一方望族。
孙奇逢自少年深受家学影响,有做圣贤的志向。他的祖父、父亲都曾留有家训。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比如,他的祖父曾经说过:“做官要钱,无非为子孙计,不知一要钱,子孙微矣。”这就是说呢,做官要钱,无非就是给子孙做打算,不知道一要钱,子孙的品德呢就变得低下了。又说:“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子孙胜似我,要钱做什么?”那么这就是说呢,子孙如果不如我,你给他钱有什么用呢?子孙如果比我强,那么你给他钱就更没有用了。通过这些言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孙氏家族,在先祖孙奇逢以前已经是淡泊名利、笃行仁义了,已经有这种清白家风了。
孙奇逢十七岁考中举人,二十二岁后父母接连去世,他是个孝子,按照古礼,与弟兄庐墓六年,笃行孝友。孝友即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他极其重视身型家范,因此建有“孝友堂”。孙奇逢曾对他的孙子孙潜说:“家运的盛衰是上天不能掌握的,也是别人不能掌握的,实际完全由自己掌握,一家和睦,各尽本分,即使贫穷些也会被人敬仰,反之身不可型,家不足范,这样的家庭即使兴隆时也早已能看到他的衰败”。
满清入关后,孙奇逢南迁到河南辉县夏峰村,隐居讲学。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史研究专家 王坚:
孙奇逢是清初学术大师,特别是到晚年,他潜心著书立说,创建“夏峰学派”,成为一代大儒。他的学术和道德赢得了后代人很大的尊重。清初的另一位学术大师顾炎武这样评价他,说他是海内为数不多的学术大师,他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当时学术气温的升降。近现代的另一位学术大师,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孙奇逢,说:孙奇逢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到晚年,学养深邃、品德高尚,所以感化力极大,是当之不愧的清代北学领袖。
孙奇逢之学主要是注重实践,所谓“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因此他对家庭的教育也是十分看重。孙奇逢南迁后,在辉县又生活了二十五年,以九十二岁高龄辞世。他的晚年留下大量教诫子弟的语录,尤其是所撰写的《孝友堂家规》一书,更是我国家训中的典范著作之一,后由其子孙辑录其语录,增补为《孝友堂家训》,广为流传。
二、堂传孝友数百年
河南省辉县夏峰村,孙奇逢隐居讲学之地。孙奇逢晚年在此一边开堂讲学,一边教诫族中子弟。如《孝友堂家训》中说:“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这就是说子弟的教育最为重要,家中子弟不能成为有德才之人,给他富贵更能促使他作恶,如能自立,即使贫贱更能坚固他的品节。子弟问如何做人?他说“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到,人之事毕矣”,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在孙奇逢的教育下,孙氏子孙多为贤良之辈,他的六个儿子都是读书人,多有著述。三子望雅入乡贤祠,四子博雅协助孙奇逢对士子们提出的问题详加解释阐发,从未有一丝厌倦情绪。孙辈如望雅之子孙洤中进士,重订了我国琴学史上著名琴谱《徽言秘旨订》,其曾孙辈孙用正中举人,曾任禹州、许州学正,主讲大梁书院,入忠孝祠。后人的如此成就,多得益于孙氏的《孝友堂家规》。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孙奇逢家规家训主要分两部分:《孝友堂家规》和《孝友堂家训》。其中的《孝友堂家规》,这一部分内容是先祖孙奇逢亲自撰写的,等于是他的著作。而《孝友堂家训》是孙氏后人后来在他的著作当中,比如像《日谱》,选取他和一些个子侄之辈的对话,涉及到了亲师取友、为人处世的一些内容,附录在后面,一条一条的,叫《孝友堂家训》。“家规十八则”是《孝友堂家规》里边的经典内容,是孙奇逢总结了十八句比较简短的为人处世各方面的格言,我们叫“家规十八则”。
“家规十八则”是孙奇逢根据先人所遗家训,参以己意,推广而出,为《孝友堂家规》中代表篇章,其涉及立身处世、亲师取友、婚姻祭祀、居家之道等,言简意邃,时至今日一直在孙氏后人中代代相传,视为传家之宝。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家规十八则开篇就说:“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这就是说要安于清贫,以保存我们高尚的节操,少谋求、少钻营,让我们来知廉知耻。
孙奇逢十五世孙 孙敬州:
“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说的是要找个干净整齐的房间,放置祖先的灵牌,祭祀的时候要身心整洁、虔诚恭敬。
【孙氏后人诵读家规】“既翕以协兄弟,好合以乐妻孥,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联宗党,隆师以教子孙,勿欺以交朋友,正色以对贤豪,含洪以容横逆,守分以远衅隙……”
孙氏后人延续着孝友传家的传统,数百年来家族中秩序井然。今天,河南夏峰村孙氏后人住宅门额上家家都有“金容望族”“堂传孝友”的字样,“金容”即指孙奇逢祖籍河北容城。而无论容城亦或夏峰,孙氏后人中每代人名字中的辈序还都刻印着这个家族的崇尚:“家世金容,继居中洲,堂传孝友,敬守前修。”
孙奇逢十三世裔孙 孙居超:
《孝友堂家规》一直在本家族中世代传承,历代的族贤都去阅读,然后给族人去讲,有的还写,写完之后悬挂在墙上,这在家族中起到了一个相互传阅,然后去学习的作用。
孙奇逢一生笃行孝友、安贫乐道、坚贞不屈、勤学不辍的种种优秀品格,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其留下的《孝友堂家规》一书,以其经典的内容、深刻的含义,不但深深影响了孙氏后人,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孝友堂
●孙奇逢家规家训摘编
一、治家勿轻视
不要轻视治家
问:齐家①之难,难于治国平天下。家迩天下远,家亲天下疏,何以难?曰:正惟迩则情易辟②,正惟亲则法难用。夫家之所以齐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反此则父子相伤,夫妻反目,兄弟阋墙③。从来均平天下之人,每于此多动心忍性。盖法制所不能束,禁令所不能施,以此思难,难可知矣。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规》
【注释】
①齐:整治。
②辟:不实在,偏颇。
③阋墙:指兄弟争吵、争斗,不和睦。
【译文】
有人问:整治家庭的难度,比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还要难。家庭近而天下远,家庭亲而天下疏,为什么治家反而难些呢?我说:正因为近,感情就容易有所偏颇;正因为亲,法制就难以运用。家庭能整治好的根源,对父亲来说要慈祥,对儿子来说要孝顺,对兄长来说要友善,对弟弟来说要恭敬,对丈夫来说要健康,对妇女来说要柔顺。与此相反就会父与子互相伤害,夫妻间反目成仇,兄弟间不能和睦。自古以来平定过天下的人,每每到这时也只好心绪波动,忍着性子。因为法律制度很难约束,禁令不能施行,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难”字,其难度就可以知道了。
治家必须立本
居家之道,须先办一副忠实心,贯彻内外上下,然后总计一家标本缓急之情形,而次第出之,本源澄澈,即有淤流,不难疏导。患在不立本而骛①末,浊其源而冀流之清也。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骛:追求。
【译文】
治理家庭,必须先准备一副忠实的心肠,并在家庭内外、上下得到充分体现,然后将全家的枝节和根本的情形,缓办或急办的事情总计起来,再一个一个地列出来,这样事物产生的根源清彻透明,即使有淤塞的地方,也不难疏导。令人担心的是不立下根本却追求末梢,浑浊了源头却希望水流清澈。
家规十八则
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既翕①以协兄弟,好合以乐妻孥②,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联宗党,隆师以教子孙,勿欺以交朋友,正色以对贤豪,含洪③以容横逆,守分以远衅隙,谨言以杜风波,暗修以淡声闻,好古以择趋避,克勤以绝耽乐之蠹④己,克俭以辨饥渴之害心⑤。
——孙奇逢《孝友堂家规·家规十八则》
【注释】
①翕:本义是闭合、收拢,引申为和顺的意思。
②妻孥:妻子和儿女。
③含洪:犹含弘,意指包容厚博。
④蠹(dù):蛀蚀,伤害。
⑤饥渴之害心:饥饿和干渴对心灵的妨害,典出《孟子·尽心上》:“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译文】
穷困之时要安守本分,以保存士大夫的高尚节操;减少欲望谋求,以养成廉洁与知耻之心;用安静清洁的屋子妥善安放先人的灵牌;祭祀前要整洁身心;兄弟之间要和睦,凡事同心协力地去做;和妻子儿女在一起要和和乐乐;选择有品德的人结成婚姻;用厚道和睦的态度联系族人与乡亲们;要请有高尚品德的老师教导子孙;交朋友不得欺诈;对待贤人豪杰要庄重严肃;要用宽宏的气量对待强暴不讲理的人;安守本分不接近纠纷争端;说话谨慎可杜绝纠纷乱子;暗自修行,淡薄声名;要学习古人圣贤智慧,使自己知道哪些要追求,哪些要避开;要勤劳,以杜绝耽于享乐损害自己;要节俭,来使自己看清饥饿和干渴对心灵的妨害。
二、蒙养很重要
端正启蒙教育是治家第一要事
孩提知爱,稍长知敬,此性生之良也。知识开而习操其权,性失初矣。古人重蒙养正,以慎其习,使不漓①其性耳。今日孺子转盼②便皆长成,此日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晚矣。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为诸孺子父者,各勉之。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漓:薄,本作“醨”。
②转盼:转眼。
【译文】
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就知道热爱别人,稍微长大一些后知道尊敬别人,这是天生良善的本性。当他开始学习知识时就学习操练权术,其本性就失去了初始时的良善。古代的人重视在孩童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端正的品格,以使其习惯谨慎,不致削弱他的本性。现在这些小孩转眼之间便都长大成人了,如果现在不能正确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等到那些不好的习惯成了本性,再开始考虑补救就晚了。端正启蒙教育,是关系到家庭盛衰的第一件事,作为各位小孩的父亲,一定要以此自勉。
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
尔等未离孩提,稍长之时,正在知爱知敬之日。吾家自高祖以来,忠厚开基,今孝友堂尚依依如新也。尔为兄者宜爱其弟,为弟者宜爱其兄,大家和睦,敬听师言,行走语笑,各循规矩。程明道谓洒扫应对,皆精义入神之事,莫谓此等为细事也。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尔等勉之。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依依:茂盛的样子。
②程明道:即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与其弟程颐并称“二程”。
③精义入神:精研事物之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
【译文】
你们没有脱离孩童时代,处于逐渐成长的过程,正是懂得爱人、懂得尊重人的时候。我们家从高祖以来,以忠诚厚道创业,到现在孝友堂仍然像新设的一样。你们做兄长的要爱护自己的弟弟,做弟弟的要敬爱自己的兄长,大家和睦相处,恭听老师的教诲。走路、跑步、说话、谈笑,分别遵循各自的规矩。程颢说洒扫庭院、对答文章,都是精研微义以求神妙的事情,不要说这些都是小事。高尚的功业德行全靠孩提时的启蒙教育,自古以来的大学问家,都是在小时候就定下了一生的品德,你们要以此勉励自己啊。
三、为人有气度
须有容人之意
与人相与,须有以我容人之意,不求为人所容。颜子犯而不校,孟子三自反,此心翕聚处,不肯少动,方是真能有容。一言不如意,一事少拂心,即以声色相加,此匹夫而未尝读书者也。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译文】
与人相处,必须有由我来容忍别人的气度,不必苛求被别人所容忍。颜回被别人侵犯而不计较,孟子每天数次自我反省,这种心思集中不轻易波动,才真正能够有容人之心。一句话不如自己的意,一件事稍微不顺自己的心,就对人施以严厉的声调、脸色,这是没有涵养、没有读过书的人会做出来的事。
患难之中须自得
风波之来,固自不幸,然要先论有愧无愧。如果无愧,何难坦衷当之。此等世界,骨脆胆薄,一日立脚不得。做好男子,须经磨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古不易之理也。孟浪①不可,一味愁闷,何济于事?患难有患难之道,自得二字,正在此时理会。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孟浪:放浪,轻率。
【译文】
患难的到来,固然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是首先要看自己是有愧还是无愧。如果无愧,那么敞开胸怀去面对它又有什么难的呢?这个世界上,如果骨头太脆弱,胆子太小,那一天都站不住脚。要做个好男子,必须经受磨练。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去,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轻率、放纵是不行的,一味地忧愁烦闷,对事情又有什么帮助呢?危险艰苦的处境中有度过危险艰苦处境的办法,“自得”这两个字,正好在这个时候加以理解。
四、读书为明理
读书是为了明道理做好人
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道理不明,好人终做不成者,惰与傲之气未除也。洒扫应对,先儒谓所以折其傲与惰之念。盖傲惰除而心自虚,理自明,容色词气间,自无乖戾①舛错②,事父、从兄、交友,各有攸当③,岂不成个好人!日用循习,始终靡间,心志自是开豁,文采自是焕发,沃根深而枝叶自茂。尔等今日辨一虚心,实实务除其傲与惰之念,下学在是,上达在是,先后本末,一以贯之。不知者,只见为洒扫应对而已。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乖戾:抵触,不一致。今称急躁、易怒为性情乖戾。
②舛错:错乱,夹杂。
③攸当:恰当,得当。
【译文】
古代的人读书,取得科举登第还是第二位的事,完全是为了明白道理、做个好人。道理没能明白,好人最终没有做成的,是由于懒惰和傲慢的习气没有除掉。洒扫庭院,应和对答,过去的学问家认为这能挫掉一个人的傲慢和懒惰的想法。排除了傲慢与懒惰的习气,内心自然就会谦虚,道理自然就会明白,面容、脸色、词语、气势之间,自然就没有了急躁、易怒及错乱等表现。侍奉父母、顺从兄长、结交朋友,都能顺其性而处理得当,这样难道不会变成个好人吗!每天运用、反复练习,自始至终、从不间断,心胸自然就开阔,文采自然就焕发,肥沃的根扎得深,其枝叶自然就很茂盛。你们现在弄清楚虚心这件事,就是确实务必要戒除掉傲慢与懒惰的想法,向人家学习是这样,向上求进步也是这样,前前后后自始至终,一直坚持这一点。不知道的人,把这只看成是洒扫庭院、应和对答罢了。
贤人胜过贵人
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余谓童蒙时,便宜淡世俗浓华之念,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译文】
士大夫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教诫子弟。子弟不能成为有才德的人,富贵给他更能促使他有恶行;子弟能够自立,贫贱更能坚固他的品节。我认为儿童时,便要淡漠世俗中华丽奢侈的念头,子弟中能成长出一位贤德之人,胜过成长出几位富贵之人。
五、做官应廉洁
应以廉洁二字律己
尔祖宰武城①,归里②之日,仍以馆谷③偿负斜,尔祖母尔父,俱不免于饥寒。闻者见者,莫不怜之。吾家沐阳公,以廉吏起家,尔祖能绳其武④,我辈俱得为清白吏子孙,较以金帛田宅遗后人者荣多矣!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宰武城:宰,邑宰,某一邑的长官;武城,县名,属山东省。宰武城指武城的长官。
②归里:里,家乡。归里即回老家。
③馆谷:居其馆,食其谷。原意指驻军就食,此处引申为塾师授徒的收入。
④绳武:绳,继承;武,足迹。继承祖先业迹。《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译文】
你祖父曾任武城县的长官,任满回家乡的时候,仍然用学馆收入来偿还所负债务,你祖母、你父亲都不免受饥挨冻。听说和看见这些情形的人,没有不怜惜同情的。我们家的先祖沐阳公,以做廉洁的官吏起家,你祖父能够继承他的风范,我们也都成为了清白官吏的子孙,这比起那些以金银、田地、房屋留给后代的人来说光荣多了!
知耻才能上进
行已有耻,对无耻而言也;狷①者有所不为,对无所不为而言也。贤不贤之分,岂相远哉?夫无所不为,正是其无耻处。故孔孟每提一耻字,以激励人。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狷:拘谨,有所不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做事情有羞耻心,是相对于没有廉耻心而言的;拘谨的人有些事情不敢去做,是相对于没有什么不敢去做而言的。贤良与不贤良的区别,难道相距很远吗?没有什么不敢去做,正是他不知羞耻的地方。因此孔子、孟子常常提及一个“耻”字,用来激励大家。
六、知行要合一
知而不行不算知
尔等读书,须求识字。或曰:焉有读书不识字者?余曰: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自入塾时,莫不识此字,谁能自家身上一一体贴,求实致于行乎?童而习之,白首不悟,读书破万卷,只谓之不识字。王汝止①讲良知心,谓不行不算知。有樵夫者,窃听已久,忽然有悟,歌曰:“离山十里,柴在家里;离山一里,柴在山里。”如樵夫者,乃所称识字者也。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王汝止:明泰州安丰场人。出身贫苦,师从王守仁。
【译文】
你们读书,必须求得认识字。有的人说:难道有读书却又不认识字的人吗?我说:读一个“孝”字,就要恪尽侍奉父母的道理;读一个“弟”字,就要恪尽服从兄长的道理。自从进入私塾念书时起,没有不认识这两个字的,但是有谁能在自己身上一一体现这两个字的含义,求得实在的东西用在自己的行动中呢?孩童时就开始学习知识,但到年老了还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即使他读的书再多,也只能说他是个不识字的人。明代思想家王汝止在讲授良知时候说,不用在行动中便不能算是知道了。有一个砍柴的人偷偷地听了很久,忽然有所领悟,作歌说:“离山十里,柴在家里;离山一里,柴在山里。”像这个砍柴的人,才是我所说的识字的人。
处处皆学问
学问须验之人伦事物之间,出入食息之际,试思尔等此番,何为而来,能无愧于所来之意,便是学问实际。诗文经史,皆于此中著落①;身心性命,皆由此中发皇②。省得此理,随时随处,皆有天则③,便无虚过之日。
——摘自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注释】
①著落:下落,归宿。
②发皇:启发,开扩。
③天则:自然的法则。
【译文】
学问必须在人伦、事物之间,以及与人交往、吃饭、呼吸之际进行验证、实践。试想你们这一次来到世上是为什么而来,能够对来这里的本意不感到惭愧,就是实际的学问。诗文经史,都在学问中得到归宿;身心性命,都在学问中受到启发。懂得了这个道理,随便在什么时候,随便在什么地方,都符合自然的法则,这样就不会虚度光阴了。
●专家观点
陈延斌:教子弟是“家庭第一关系事”
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的著名学者孙奇逢,给子孙留有《孝友堂家规》与《孝友堂家训》两部传家宝训,其核心是蒙以养正,教子成人。用他的话说,即教子弟是“家庭第一关系事”。
孙奇逢认为,培养子孙成材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他说:“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孙奇逢指出,早期教育的好坏,对人一生的品德影响极大,故“圣功全在蒙养,从来大儒,都于童稚时定终身之品。”这种强调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与可能性的思想,是非常有见地的。为了从制度上保证教家立范落实落细,孙奇逢将先祖“世守勿替”的所垂训辞,归纳总结,推广补充,形成条理,分类排列,修订成十八则“立家之规”:“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洁室以妥先灵;斋躬以承祭祀;既翕以协兄弟;好合以乐妻孥;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聊宗党;隆师以教子孙;勿欺以交朋友;正色以对贤豪;含洪以容横逆;守分以远衅隙;谨言以杜风波;暗修以淡声闻,好古以择趋避;克勤以绝耽乐之蠹己;克俭以辨饥渴之害心。”
孙奇逢自己在十七岁时即考中举人,却不鼓励子弟求取功名,说“取科第犹第二事”,读书“全为明道理,做好人。”这是为什么?原来孙奇逢认为,他订家规家训的根本目标,是将子弟培育成贤人、君子、好人,而不是贵人、官吏。他说:“子弟中得一贤人,胜得数贵人也。”
《孝友堂家训》载孙奇逢九十岁时,仍对去应试的子孙训示道:“涿州史解元家,子弟赴试,老者肃衣冠设席以饯,命之曰:‘衰残门户,赖尔扶持。’”对这种教子弟求取富贵以光宗耀祖的做法,他不以为然道:“今老夫所望尔辈扶持者,又不专在此也。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尔今日立身之始,须有一段抵挡流俗之志。”要他们抵制追求富贵的“流俗”。但如若一定要出外为官任职,那也应该当廉吏。他诫侄孙道:“吾家沐阳公,以廉吏起家,尔祖能绳其武(按即继承、戒慎),我辈俱得为清白吏子孙,较金帛田宅遗后人者荣多矣。”即便如此,也应以耕读为本。孙奇逢九十一岁时,孙辈应试者有七人,他借用友人之言训诫道:你们不必都“发科登仕,只本分孝弟力田,不失前辈书香,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家。”“若奉此言,便是孝友堂佳子弟。”
在教育子孙上,孙奇逢不是单纯说教,而是要求子孙把读书和践履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他训诫道:“尔等读书,须求识字。”什么叫“识”?行了才算识,不行不算识,如“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不行不知的原则,父兄要作表率。“父慈”才有“子孝”,“兄友”才有“弟恭”。这种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是符合教育规律,值得效仿借鉴的。(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延斌)
张佐良:教家立范 品行为先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伦理道德失范严重。理学大儒孙奇逢从家庭、家教、家风入手,提出立家规家训以教诫子弟的主张,并亲撰《孝友堂家规》垂训子孙,以期正人心、厚风俗。在家规中,孙奇逢旗帜鲜明地提出,“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而“教家立范”,尤以“品行为先”。他一生笃行孝友,风节凛然,为后世作出了表率。
孙奇逢认为,“道莫大于兴孝兴悌”。他事亲至孝,父母去世后,与兄弟遵循古礼,结庐墓侧,疏食淡饭,读书对泣,风霜雪雨,寒暑无间,六年如一日。孝行感动乡里,广为世人赞誉。孙奇逢对双亲感情至深,终身孺慕不衰,在90余岁高龄,仍日率子孙晨起展拜家祠,逢忌日则简衣素食,哀思不已。孙奇逢早年与兄弟互学所长,砥砺共进,情谊深厚,晚年每当看到他们的遗物,就禁不住流泪呜咽,遂在家祠中为兄弟增设牌位,以寄托思念之情。“身教亲于言教”,孙奇逢以身作范,孝友传家,一门五世同堂,“家无逆颜,人人尽让无争辩”。康熙二年,傅山过访兼山堂,称“其家门雍穆,有礼有法,吾敬之爱之。”
燕赵一地,自古多慷慨豪侠之士。孙奇逢少好奇节,负经世之学,常欲建功立业,“以砥柱中流自任”,浩然之气,百折不回。黄宗羲评价他:“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而再见。”孙奇逢“生平最爱节义风”,家规“首存士节”,当是厚望子孙于此。
爱因斯坦认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这一著名论断在理学大儒孙奇逢身上得到了充分验证。孙奇逢“教家立范,品行为先”的家教思想,对建设优良家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身体力行。(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佐良)
范喜茹:立规守德以齐家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原理构建的伦理社会,家是人们生活的中心,人的一生无法离开家而独立存在,而家又要靠子孙的繁衍来传承延续,要使家族兴旺、家道昌隆,家中子孙的品德教养至关重要。
明清之际的理学大师孙奇逢称“家运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权,人不能操其权,而己实自操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男正乎外,女正于内,即贫窭终身,而身型家范,为古今所仰,盛莫盛于此。如身无可型,而家不足范,当兴隆之时,而识者已早窥其必败矣!” 因此“士大夫教诫子弟是第一要紧事。子弟不成人,富贵适以益其恶;子弟能自立,贫贱益以固其节。” 他又目睹当时一些士大夫家“绝不讲家规身范,故子若孙鲜克由礼,不旋踵而坏名灾己,辱身丧家”的现状,皆因“其身多惭德”。孙奇逢认为要培养子弟的德性,需“教家立范,品行为先”,让子孙立规守德,遂将先祖所垂训词归纳总结、推广补充为“家规十八则”。 孙奇逢所立家规,要子孙在人伦日用中落实儒家的伦理道德,孝友为本,各安本分、各尽其道、各尽其职,以实现“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的齐家状态,实现“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的和谐生活。
孙奇逢在清初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耕读讲学,所立家规不仅使孙氏家族能在夏峰村安身立命、繁衍生息,而且使容城、辉县两地的后世子孙和睦同心、自强不息,至今孙氏宗族仍然保持着勃勃生机。
在传统中国,家庭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以家庭为核心,进而辐射家族、姻亲乃至整个社会国家。孙奇逢所立家规,不仅在孙氏家族内部世代传承了近四百年,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成为清代以来广大世人所推崇的教子立身、睦亲治家、为人处世的家教范本。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生长于自己本民族的生活模式与生活习惯里。家是中国人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是中国人德性的生长地,孙奇逢所立家规继承了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谐、倡勤俭的文化精髓,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范喜茹)
王坚:始以豪杰 终以圣贤
作为一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训文献, 《孝友堂家规》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来看,《孝友堂家规》以下三大特征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全面性。《孝友堂家规》虽然文字不多,但却包含人生的方方面面。他吸收前代周公、孔子、东汉名将马援、唐代柳玭、明代王阳明等思想精华,在内容上包含了家庭、朋友、兄弟、父母、先祖、婚姻、宗族、理与礼、仁与恕、心与口等方方面面,读书与行路、功夫与道理并重,体现出融合各家之长为我所用的意涵。
第二、实用性。《孝友堂家规》融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经验于一炉,高于生活,但又紧贴生活。孙奇逢注重身教与言教,以身作范,强调“孝友为政”、“一家之中,老老幼幼,夫夫妇妇,各无惭德,便是羲皇世界”,时人誉之为“中原文献”。同时,他又跳出一般理学家只讲道德教条、远离人家烟火的呆板面目,“理学家法一味版拗,先生则不然,专讲作用”,单刀直入告诫后世子孙居家虽要“以勤俭终焉”,但“八口饥寒,治生亦学者所不废。”把追求高尚的道德教育切实融入普通平凡的生活本身,使玄妙的理论得到落实,人人可行。
第三、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孝友堂家规》虽然重点讲修身齐家,但由于有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关照,所以首谈“士节”的培养,“家规十八则”第一则就是“安贫以存士节”。孙奇逢认为,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应该有大心胸、大关怀、大抱负,不能整天总想着对国家社会的索取,而更多应该思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换言之,孙奇逢讲的“安贫”不是固守贫困,而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要计较个人一时得失。孙奇逢自己一生实践,“始以豪杰,终以圣贤”,教导后人亦要如此。
孙奇逢作为一代大儒,不但具有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救世情怀,提倡士大夫责任,也有谦谦君子的脚踏实地精神,理、礼结合,有体有用。体现于《孝友堂家规》,虽说的是修身齐家之道,但精神却在于培养脚踏实地、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写的人”而非患得患失“小写的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史研究专家 王坚)
孙敬洲:读书全为明道理做好人
《孝友堂家规》问世以后,三百多年间曾经多次刊刻发行,流传甚广,对教化士民起了很大的作用,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家规之一。其在孙氏家族中尤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据家谱记载,历代孙氏子孙都是在案头放置一本,每有空闲时间都要细细研读体味,对子孙后代读书作文、婚姻家庭、待人接物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家规十八则”是《孝友堂家规》中的核心内容,言简意赅,开篇就是“安贫以存士节,寡营以养廉耻”。理学家最讲“节义”,最讲“耻心”,作为理学大儒孙奇逢来说,教育子孙首先从这一点开始,也就不难理解。
“家规十八则”中还有“择德以结婚姻,敦睦以联宗党”。孙奇逢的曾孙孙用正,娶的是当时名儒耿极的女儿,温良贤淑,持家有方,孙用正得以安心读书并中举,历任禹州、许州学正,主讲大梁书院,名闻中州大地。孙用正不但学问精粹,而且品行敦厚,亲友乡邻之间有了困难,他都会积极地去帮助。因此和族党以及乡亲邻里之间十分和睦。
“暗修以淡声闻,好古以择趋避”也是“家规十八则”里的重要内容。孙奇逢的六个儿子立雅、奏雅、望雅、博雅、韵雅、尚雅都是饱学之士,都有诗文传世,但他们均淡泊名利,从传统文化中细细体味取舍进退的道理。他们隐于夏峰,和父亲一起,在兼山堂传播学术。
“家规十八则”之后,附有家训,其中有这样的话语:“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在诸儿孙去参加科举考试前,先祖孙奇逢又告诫大家说“……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的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些都明明白白告诉孙氏子孙,读书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其次才是做官。而做官也要做一个报效国家的好官,不然,还不如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平民百姓。(孙奇逢十五世孙 孙敬洲)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1-23 13:15 , Processed in 0.0411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