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人 文 查看内容

福建龙岩客家家训(三):家训如种子,随客家人行走天下生根发芽

2015-12-28 16:23| 发布者: 清风| 查看: 2595| 评论: 0


龙岩永定客家人迁徙海外情况简介

 

  永定客家人远渡重洋,侨居海外历史久远。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县前,就有溪南里芦竹(今仙师乡芦下坝)卢姓人出国谋生。清雍正、乾隆年间,永定出国谋生人数逐渐增多。1840年鸦片战争后,山多田少的永定人民,因生活贫困,出国谋生人数猛增,形成第一次出国高潮;清咸丰、同治年间,因经济萧条、连年灾荒,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各殖民地加紧掠夺,需要大量廉价劳工,永定客家人大批涌向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形成第二次出国高潮;民国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大量永定人为了生存,逃往东南亚各地,形成第三次出国高潮。

 

  永定客家人迁徙海外的落脚点主要是东南亚各地,侨居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人数最多。后来逐步扩展到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国家。这些永定客家人在当地艰苦奋斗、创立家业,涌现出不少商界和政界巨子,比如胡文虎、胡子春、胡泰兴等。

 

  永定海外乡亲爱国爱乡,积极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从1978年到2013年底,永定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家乡公益事业达2亿元人民币。华侨投资企业30多家,2013年侨资企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

 

  ●视频脚本

 

  客家山歌:“阿哥出门往南洋,漂洋过海出外乡呀,那个祝哥的身体要保重啊,保重身体得安康。”

 

  客家,是汉民族中一支杰出的民系。客家人遍布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八千万。

 

  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历尽艰辛,在赣闽粤边定居下来,形成客家民系,孕育出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客家祖训家规,是客家文化的精髓,它像一颗种子,随着客家人迁徙的脚步,也飘落到天涯海角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位于闽西的龙岩市永定区属客家县区,是客家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也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之一。从唐代开始就陆续有中原汉族先民迁徙至此定居。明末清初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山多田少等原因,又有不少永定客家人“过番”下南洋(今东南亚),到海外谋生。永定侨胞早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后来逐步扩展到澳洲、北美和西欧等地。目前,永定有海外侨胞、港澳台胞50多万人。

 

  客家人尊祖敬宗,就算迁徙到别处开基,也要带上家谱家训,不断延续完善,并在当地建立祠堂,让子子孙孙念祖追宗,不忘根本。

 

  这是位于台湾新竹的苏氏宗祠,是永定古竹的苏姓人迁到台湾开基后建立的,宗祠大门上写着:“文重八家名标三杰,节持汉使勋画凌烟”的楹联。上联说的是宋代苏洵、苏轼、苏辙文章出众,名列“唐宋八大家”,下联说的是汉代苏武出使匈奴,宁死不屈、高风亮节的故事。台湾苏姓人把堂号和苏姓上祖的历史名人写在联上,让子孙后代永不忘记自己的根。

 


 

 

 

 福建永定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故居

 

  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 江彦震:

 

  明末清初以来,我们永定有很多人迁到台湾开基,把族谱带到台湾,在台湾建立宗祠,祭祀祖先。有的村庄就叫永定村或永定厝,十分明确地表达了祖先来自永定。更独特的是,在墓碑上方刻上“永定”或“永邑”,让后代不忘自己的根源。

 

  除了台湾,也有不少永定客家人到东南亚创业发展。“结条裤带去‘过番’,赤手空拳闯天下”是当时的生动写照。永定人到侨居地后,秉承祖训家规,克勤克俭、团结互助、艰苦创业。与当地人一起,为居住地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

 

  在马来西亚号称“胡椒大王”的胡泰兴,是永定华侨中下南洋创业的代表。早年靠种胡椒发家,拥有维多利亚园二万五千英亩,后又开设大商行,办锡矿,曾受封“太平局绅”。胡泰兴精通中英文,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成为当地的著名侨领。1883年槟城成立第一届市议会,胡泰兴当选为市议员,是槟城华侨中第一个参政的人,槟城有四条路命名为“泰兴路”,以纪念他的贤能风范。

 

  而在马来西亚,“锡矿大王”胡子春同样负有盛名,胡子春父母早逝,13岁时,随乡人远渡马来亚槟城寄居于姑母家,后来到霹雳州当商店学徒。略有积蓄后,便在督亚泠买了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开采锡矿。他自己每日赤膊挥锄,与工人一起劳动。经过艰苦创业,最后发展到拥有矿业机构多达30余家。

 

  移居海外的永定人,始终秉持客家传统的耕读家风,为让子孙后代不忘自己的根,在侨居地发展华文教育。胡子春毕生对国内和华侨社会中兴办学校极力赞助,他在家乡下洋创办犹兴学校,还在永定县城创办师范学堂;在马来西亚兴办华侨学校,尤其令人钦佩的是在槟城创办了中华女校,开南洋华侨女子教育的先河。另一位永定胡姓后裔胡万铎曾任马来西亚全国华文学校董联会署理主席,在1973年前后,他与其他人一起积极倡导,开展百万元教育基金运动,创办了60所华文独立中学。华文学校既开设华文课,也开设马来文、英文课;不但招收华裔学生,还兼收非华裔学生。这既有利于居住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弘扬了中华文化,促进了居住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福建永定南溪土楼群

 

  马来西亚霹雳永定同乡会副会长 罗良斌:

 

  我们永定客家人强调对根文化的重视,“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很多家庭为让孩子不忘自己的根,在家中要求孩子们讲客家话、诵读祖训家规,从小处入手传承客家文化传统。此外,永定人还在马来西亚积极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

 

  在香港,“新闻女王”胡仙博士是著名爱国侨领、报业家、慈善家胡文虎先生的女儿。胡文虎先生是饮誉全球的“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大慈善家,也是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侵我中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胡文虎以“爱国是华侨的天职”自矢,在华侨中广为号召,全力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捐款捐物数额巨大。还大力支持国内的教育卫生事业,捐建了许多学校和医院。胡仙继承先父遗志,将香港星岛报业集团拓展到欧美地区,鼎盛时期,她控股的星岛报业集团和文化传信公司同时拥有《星岛日报》《星岛晚报》《英文虎报》《快报》《天天日报》《华南经济日报》《星深时报》等7种报纸,被评为全球五十佳女强人,荣获英女皇伊丽莎白官佐勋章和美国“卡尔·范·安达新闻卓越奖”。

 


 

 

 

 写生

 

  胡文虎基金会董事长 胡仙:

 

  我父亲非常爱国,国内有什么事都会考虑能不能帮上忙。父亲挺拔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我们胡氏族规中的家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

 

  而香港闽西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江兆文,于上世纪50年代从永定到香港经商,靠着超人的天赋和踏实勤恳的努力,生意从小到大。内地改革开放后,江兆文先后捐赠巨款,支持家乡教育、卫生、交通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仅捐建永定金丰中学就达近2000万元,成为永定侨胞中热心公益的又一杰出代表。

 

        香港闽西联会会长 江全孚:

 

  我从小就接受父母亲的教诲:“挣食要勤力”,“起家针挑土,败家水推沙”,知道起家要靠勤俭,即使有家业,如果奢侈浪费,败家也很快。我父亲江兆文先生年轻时就来到香港,打工经商,吃苦耐劳,勤俭朴素,从来不浪费一分钱,但他十分热心家乡教育事业,是我的榜样。

 

  身在海外的永定客家人牢记祖训家规,传承了睦宗族、和乡邻的优良家风,在长期的打拼磨炼中,形成了重视组织、维护团结、坚韧豁达、追本溯源、关爱桑梓的品格。在异国他乡,融入当地社会,凭着智慧和辛劳,与居住地民众共同奋斗,换来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得到居住国的肯定和赞誉。

 

  旅居美国的永定籍乡亲卢秀禄女士,是永定陈东乡人,早年与丈夫江祝华赴美定居。其外孙少年老成,在华人中甚有影响。

 


 

 

 

 丰收

 

  美国北加州永靖同乡会会长 陈文华:

 

  美国的永定乡亲尽管身处海外,但是依然保持我们客家文化传统。“睦乡邻、和乡里”,与当地民众友好相处、共同奋斗,换来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得到居住国的肯定和赞誉。

 

  客家家训家规,从细微处着手,让族人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笃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日益月滋,累积起融入血脉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家国情怀。这种内化于心的品德情操,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

 

  客家儿女行走天下,带着中华文化馨香,世代相传,四海流芳!

 

  ●福建龙岩客家家训选释

 


 

 

 

 土楼夜景(一)

 

胡氏族规(节选)

 

钱粮①为国家正供②,自应递年③完纳,不得拖欠。如有真实绝户④,全无

着落者,容⑤后再行斟酌。

 

  【注释】

 

  ①钱粮:钱财和粮食;旧时指田赋,赋税。

 

  ②正供:法定的赋税。

 

  ③递年:一年又一年;年年。

 

  ④绝户:绝,无后代。指无后代之家。

 

  ⑤容:适宜;可以;允许。

 

  【释义】

 

  国家的赋税,当然必须每年按时缴纳,不能拖欠。如果确有无子女的贫困户,生活无着落的,可以酌情处理。

 


 

 

 

 土楼夜景(二)

 

刘氏家训(节选)

 

  心术正而言行皆正,在朝爱国忠君,在家爱亲敬长。

 

  心术邪①而言行皆邪,悖②理横道,天道断③无漏纲。人可不先正心术乎?

 

  【注释】

 

  ①邪:不正;不正派。

 

  ②悖:违逆;违背。

 

  ③断:副词。决然;一定。

 

  【释义】

 

  心术端正,言行都会端正,在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忠于国家,热爱人民,从小的方面说,就是爱护亲人尊敬长辈。

 

  心术不正,言行都会邪恶,违反常理横行霸道,天道公平一定不会漏失(意为天理难容)。人怎么能不先端正心术呢?

 


 


 

客家族谱

 

陈氏祖训(节选)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婣①,六行②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③可坊④,仕于朝也,为忠为良。

 

  【注释】

 

  ①婣:同“姻”。

 

  ②六行:六种善行;孝(孝悌)、友(亲近友爱)、睦(亲善和睦)、婣(对姻亲亲爱)、任(责任心,不计个人得失)、恤(怜悯体恤)。

 

  ③表:显扬;表彰。

 

  ④坊:坊,牌坊。旧时用以表彰忠孝节义、富贵寿考等的建筑物。

 

  【释义】

 

  读书是很重要的事,然后才是耕田种桑,只要是取之有道,做工经商也无妨。

 

  能够勤劳俭朴,做事不懈怠荒废,要心怀孝、友、睦、婣、任、恤六种善行。

 

  礼义廉耻,是治理国家的四大纲领,一定要加以张扬。躬行礼义廉耻,在家乡就可以成为表率,出仕为官就是忠臣良将。



 

 

 

 客家民俗游大龙

 

杨氏家训(节选)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

 

  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俭:量①其所入,度②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③何益。

 

  【注释】

 

  ①量:思虑、考虑。

 

  ②度:思考,打算。

 

  ③俯仰:原意为低头和抬头,此处借指养家活口。

 

  【释义】

 

  忠:在朝能为国家办事,在民间能与人交好、相处融洽,有此忠诚之心,最终能够长久。

 

  孝:孝敬父母要像尊敬天地一样,你的子孙也会这样对待你。

 

  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都要勤劳。挖井就会有水喝,耕田就能有衣食。

 

  俭:要考虑收入来安排支出,如果不节俭,对养家活口有什么好处呢?

 


 

 

 

 客家家训书法作品(一)

 

  朱氏家训(节选)

 

  心无妄念,身无妄动,口无妄言,君子所以思诚①;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②;

 

  不亏父母,不亏兄弟,不亏妻子,君子所以宜家③;

 

  不负天子,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④。

 

  【注释】

 

  ①思诚:追求内心的诚实。《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②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③宜家:家庭和睦。

 

  ④用世:见用于世,为世所用,为国效命。

 

  【释义】

 

  心中没有不良念头,身体不会盲目行动,口中不说狂言妄语,这是正人君子追求内心的诚实;心中不欺骗自己,外面不欺骗别人,上不愧对天理,这是正人君子的谨慎不苟;不亏待父母,不亏待兄弟,不亏待妻子,这是正人君子的家庭和睦;不辜负国家,不辜负百姓,不辜负所学,这是正人君子的为国效命。

 


 

 

 

 客家家训书法作品(二)

 

范氏家训(节选)

 

  俭可助廉,勤能补拙。开财之源,非勤莫克;节财之流,惟俭是则。士农工商,各精其业。怠惰奢华,切宜刻责①,休待老年,徒伤落魄②。克勤克俭,是为美德。

 

  【注释】

 

  ①刻责:严加责备。

 

  ②落魄:穷困失意。

 

  【释义】

 

  节俭有助于廉洁,勤奋能够弥补笨拙。开拓财源,没有勤劳不能实现;节省财用,只有俭朴才是办法。无论读书、务农、做工、经商,都要精通本业。懈怠懒惰、奢靡华丽,一定要严加责备,不要等到年老了,因为穷困潦倒而悲伤。能够勤劳节俭,是很好的美德。

 

  ●采访札记

 

悠悠家训驻心中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起家针挑土,败家水推沙”,“枝繁叶茂同根生,百子千孙勿忘本。……亲帮亲,邻帮邻,近邻也当自家人。……树有根,水有源,年朝午节祭祖先。族谱家史不可丢,妥为保管卅年修。”

 

  客家祖训家规,是客家文化的精髓,它像一粒种子,随着客家人迁徙的脚步,也飘落到世界各地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今天,慎终追远、勿忘根本的客家人无论身在何处,始终谨记客家家训的精髓,延续着客家人家国情怀的梦想。

 

  “父母吾身之本,少而鞠育,长而教训,恩如天地,不孝父母是得罪天地。凡我族人切不可失养失敬,以乖天伦。”“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这些蕴含着丰厚客家文化的家训深深印刻在客家人的脑海里,表达了他们“慎终追远、崇正报本、奋发努力、建功立业”的情怀。如果说土楼是客家人精神家园的物化,那么,这些家训则是土楼客家人精神内涵的具体体现,无论对于世代居住在土楼里的客家人、抑或是迁移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可谓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饮水思源,勿忘家训。打开历史的画卷,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行走天下、艰辛打拼,涌现了“锡矿大王”胡子春,“万金油大王”、爱国侨领胡文虎,“新闻女王”胡仙等等……这些如珍珠般散落在海外的优秀土楼儿女。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才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国耻未雪,何由成名”,这是爱国之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奉献之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感恩之责。责任心与感恩心密不可分,感恩有赖于责任的依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会有很强的感恩之心。土楼后人传承与坚守着客家祖规家训,肩扛责任,心怀感恩,逐梦前行。

 

  “兄弟姐妹一团和,同心协力搭金窝。共船过渡前世修,今生共处有缘由。”客家儿女,正是带着这种土楼文化的清香,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行走天下、创业四方。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家训都驻在心间,指引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前行。(林 敏)

 

  ●专家观点

 


 

 

 

 福建永定初溪土楼群

 

孙国亮:客家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心系家国

 

  客家人追根溯源、念祖追宗的强烈情怀发端于儒家的孝文化,固化形成于客家家训中。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征服与反征服的战乱中,大批中原士族惊恐出逃。从中原到闽粤赣边的万里大迁徙途中,许多先人倒下了,子孙们便在埋葬先人的墓地附近筑庐为舍守孝三年,再开棺拣出先人的骨骸(谓之“拣金”),然后背上装着祖宗骨骸的“金瓮”再度迁徙,这就是客家人著名的“二次葬”习俗形成的由来。为了让子孙们记住自己这一支的脉源和文化,各姓氏从入闽定居后则开始建造祭祀入闽始祖的祖墓和祖祠,并不断完善族谱和家训。为了激励子孙奋发有为,世代进取,对凡高中举人、进士、状元等功名的裔孙都会在自家姓氏的祖祠堂前矗立高大巍峨的石龙旗,这成为了客家人敬宗睦族、耕读传家文化的重要标志。

 

  族谱,是客家人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祖宗事迹、祖训族规、历代人名、迁徙等的民间历史文献。客家人尤其重视族谱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是因为中华民族对历史的记载历来十分看重,五千年文明史才能够传承至今。二是国家有《国史》,地方有《方志》,家族就应该有《族谱》,这才有脉源因果的由来。三是客家人从中原而来,在那个年代要想重回故土谈何容易?何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用文字书载传承是那个时代最佳的选择了。族谱就像是一道道标杆,指明人生的高度;一条条绵延不断的脉源河流,昭示子孙们该怎样走向世界的远方。

 

  由于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伦理追求、由孝而忠的家国一体文化建构,使客家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心系家国。这就有了“东南亚锡矿大王”胡子春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尤系国家和民族安危,捐献各项建设资金百万余两。开办粤汉、沪杭、漳厦铁路时,又再投资20多万两。此外,还屡次以巨款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在日寇欲亡我中华之时,以“爱国是华侨的天职”自矢,捐款捐物达数千万元之巨。

 

  此外还有“胡椒大王”胡泰兴、“报业女王”胡仙、香港闽西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江兆文、旅居美国的永定籍乡亲卢秀禄等等,他们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怀,都是源于对客家祖训家规的弘扬和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笃行,这是海外客家人饮水思源、情系乡邦的根基。

 

(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原主任、国家一级编剧 孙国亮)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风光


 陈文华:无信非君子 无义不丈夫

 

  客家人迁徙异地谋生,面对重重困难,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为求生存立足,必须以信义取信于人。客家人把祖训家规教导的“信义”视为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认为“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讲究“义”字,即先公后私,追求公平正义。不但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换来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得到居住国的肯定和赞誉。

 

(美国加州永靖客家总会会长 陈文华)

 

罗良斌:饮水思源 崇正报本

 

  客家人尊祖敬宗,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翻开客家人的族谱,各姓氏都有着中原的郡望,这是客家人发自心底深处对故土的眷恋和念想。“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客家俗语,更是表现出强烈的“念祖追宗”意识和对祖训家规的恪守、传承。在迁徙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这种崇正报本精神,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在各地开枝散叶,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园。客家人在异国他乡,许多人创业有成,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都不约而同地归因于从祖上沿袭下来的崇正报本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报本精神,他们还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

 

(马来西亚霹雳永定同乡会副会长 罗良斌)

 

江全孚:说空话无补于事 做实事必有收获

 

  在我的印象中,客家家训包含很多注重勤俭的内容,如:“勤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故不勤不得以成家,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忍耐全身本,勤俭立业根。”我从小就接受父母亲的教诲:“挣食要勤力”,“起家针挑土,败家水推沙”,知道起家要靠勤俭,即使有家业,如果奢侈浪费,败家也很快。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反映了客家人求真务实的精神。说空话无补于事,做实事必有收获,“士耻虚务实,鲜以标榜为事”,即便是文人学士,也崇尚这种求真务实的为人处世态度。这种植根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务实精神,不仅体现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而且还牢固地植根于客家人的深层意识之内。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11-23 13:08 , Processed in 0.0474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