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①不知②,上③;不知知④,病⑤。夫⑥惟⑦病病⑧,是以不病⑨。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⑩,是以不病。 【注释】 ①知:真知解处道中者。 ②不知:执其“为”欲言其为知。 ③上:上乘之明境中。 ④不知知:本不禅解道义,以自见名识欲言知。 ⑤病:无知的欲病态。 ⑥夫:习习于道者。 ⑦惟:只因深知名识知是病。 ⑧病病:与道体境相反、误导惑欲着他人。 ⑨不病:不犯不知知的病。 ⑩病病:知知是病和欲知病,造害深重广大。 【今译】 真知解处道中者不会执其“为”欲言其为知,为上乘之明境中;本不禅解道义,以自见名识欲言知,这是无知的欲病态。习习于道者只因深知名识知是病,并且其病的害处是与道体境相反和误导惑欲着他人,所以才不犯不知知的病。圣人不犯不知知的病,以其知知是病和欲知病的造害深重广大,所以没有不知知的病。 【要旨参解】 一、知要不以知、不言以知。只有诚于中中不破守中,这才是上乘的知守于中。不知道禅,以名识欲曰道,这是无知无明的大病。 二、要深知不知道禅境的名识自以为知是已染的大病态,并且其病施害广布深远、孽力甚大。只有静下心来问道、学道、尝尝道滋味,品品道义在哪里生、哪里长、哪里是,才是知的真所在。 【续解】 一、这是常发病、多发病、普行病,是真性坠浊因因的病,所以要通防通治于中中。智者当明惟圣之经必当尤懂,只能参学不封、叩问不息,使其在不断正解入义中不成误导、不离学解经义的实地处。舍其实一切皆非,一切皆非经之所说义。 二、不得已写此解义,意在禅参而并非是解。学经只有依实中中而绝无依解之有。更况笔者非学非圣非智非能,故毫无可靠的基础和条件,只为学习弘扬中引思引参引自解其中的所抛之土砖。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5-4-3 07:05 , Processed in 0.0406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