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文 化 老子译注 德 篇 查看内容

第六十四章 施治于未

2015-12-26 19:55| 发布者: 永兴| 查看: 3003| 评论: 0|原作者: 无明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

 

 安:安稳、安定。

 持:撑持、持续。

 未兆:没有预兆。

 脆:脆弱、脆嫩。

 泮:消尽、无存。

 微:微动不成。

 散:散去。

 为:施为。

 未有:没生成。

 治:施治。

 未乱:未成气成候成害。

 合抱:抱粗。

 .毫末:笔粗。

 台:高台、塔台。

 累土:垫土,古时高层建筑之法。

 民:天下、民间。

 几成:几程、不恒。

 慎终:慎重始终。

 如始:恒处始中。

 欲不欲:欲在为之不欲。

 学不学:学在不学,学在明理知此,学在清尽学识而无染识无名象。慧能连字都不认,但《金刚经》闻即解,并留下了中国人的唯一解读“金刚”之经。

 

【今译】

 

事物的状态安稳易于撑持,事物的状态还未初兆易于谋化,事物的状态脆弱易于消尽,物质的状态微聚易于散废。施为于其未形成之时,施治于其未乱动之季。所有的事物都是如同抱粗的树本生于笔般之细,九层的高台起于筐筐累土的垫起,千里的行程都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欲求不足强行律制必自败,执持不舍致僵强必自失去(没不散的宴席,没有不灭的事业)。所以圣人无为,因此无败、无执,因此无失。民间的从为做事,常常是经过一段就失败了,就是欲求执持不知止不合道。慎终如始,诚于中中不移之本始,则无败事出现。因此,圣人欲在为不欲,不欲难得的人们贵求之得;学在处为不学之中,返回到众人所过来的原始故乡。以知常辅顺万物自然而不敢不能不当扰乱、妨碍其万物的自律运动。

 

【要旨参解】

 

一、治之于未才是细易之本,才通无为之理。

 

二、万物皆有始,且始中有始,当从于始始,而不是从于成,不是治已病。已病起运,运则不了治则不癒,故名不敢为,只能因势利导顺。

 

三、寻始、从始、懂终不离始,时时处处当下始当下止,恒处未有未乱之始、恒无终。无终则不竭,无终则不去。

 

四、欲不欲,学不学,这是至明学与欲的正用准则。学明此,欲归入,复众所来之过去的原处,以知常不可更改不可抗拒而不敢为清静于顺。

 

【续解】

 

一、树生于毫,台累于土,程行于始,这依常识的事理不二说,既易知易见亦易解,但又含始于无,正是为于未有、治于未乱之本。无为不变但不是死的,没有相对的绝对就死亡,所以为于未有、治于未乱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老子的无并不是僵死、消积、偏见,而是处无尽的活力、无尽的真知。学习中要学不学,而不能站立在我们偏见无知的境地,用偏见无知脑袋去诽谤我们根本无知的维层和真理之光。

 

二、一个始字,只有在圣智中本用的具彰、真用的实出。始是当下、是未生、是始终不二、是不生不灭。始的通解通用本当归此,于此方解真始义。

 

三、欲不欲、学不学是道之动、道之用。欲转不欲、学转不学为动,不欲、不学为之用,这是学经的所在解义的所在,否则学什么、解什么、经用又是什么?

 

四、圣者无犹、无不敢,是以天下名“犹难之”、“不敢为”、“唯施是畏”,是告诫我们的当犹、当不敢、当畏之的所在。


相关分类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11-23 09:19 , Processed in 0.0398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