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景色迤逦,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被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为“西南奇胜”,素有“巴人故里”“红军之乡”等美称。
明月江,达州母亲河,发源于开江县任市镇,途经达川区葫芦乡、大滩乡、麻柳镇、大风乡、亭子镇等地汇入洲河,全长40余千米,流域133.33公顷。流域内山水独秀,民风淳朴,孕育了真佛山、高拱桥等自然人文景观,滋养了“湖广填川活化石”安仁乡长沙话,更润泽了“三朝元老,一代醇儒”卫承芳的清敏人生。
(一)国宝文物——古汉阙
达州渠县,被誉为中国“汉阙之乡”。全国仅存二十余处的汉阙,此地就有六七处。尤为珍稀有名的有冯焕阙和沈府君阙,威仪轩昂,苍劲挺立,刚毅大气,折射出东汉至西晋时期精美的书法绘画艺术和沉稳内敛的雕塑艺术。
冯焕阙位于渠县土溪镇赵家村,约建于东汉建光元年(121年),高4.38米,是一座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阙身由三层青砂大石叠成,第一层雕刻着纵横相交的枋子;第二层为介石层,较薄,四面平直,上面布满浅浮雕方胜纹图案;第三层石块向外飞斜,呈倒梯形,两侧为曲拱,栱眼刻青龙、玄武。阙内刻有铭文:“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道”。整阙风格稳重朴素,雕刻精致简练,造型生动优雅,卓然独具。
沈府君阙位于渠县土溪镇汉亭村燕家场,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年)。两阙东西相距21.62米,阙高4.84米,上端均镌朱雀,下端镌饕餮。东阙内侧浮一青龙,西阙内侧浮雕一白虎。两阙楼四角雕力士,四面为汉代生活情景及动植物浮雕,神态生动、逼真,造型古朴、优美。西阙镌刻铭文“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其书法独匠,乃汉隶之佳品,其中之“沈”字肆意运笔,飘逸淋漓,为世尊仰。
(二)清代石桥——高拱桥
高拱桥,位于达川区大风乡,为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横跨明月江之上,全长58.2米,跨度35米,拱高21米,面宽10.3米,拱圈用条石砌成,连接附近乡镇交通要道。远看,石质单孔,形如弯弓;近观,桥水倒影,初月悬天。
从桥头上拱顶,两端共有石梯76级,坡度六十五度;两侧石质栏杆,至拱顶化为弧形。相传桥下原有铜钟一对,每遇风吹,嗡嗡长鸣,数里可闻;桥的两端各置有2.5米高、座围3米石狮一对,相视嬉戏,跃跃欲奔。
据民国《达县县志》记载:此桥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筹资建桥时,“麋米万元”,故又有“万元桥”之称,也被誉为“郡诸桥之冠”。
(三)清潭玉印——龙爪塔
龙爪塔,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玉印山上,达城八景之一。据考,始建于唐朝年间,后经嘉庆十八年(1813年)和光绪十四年(1888年)两次补修。
塔为砖石结构,九级楼阁式八角攒尖顶,层层上收,各层均错位开券拱窗;塔身呈八角锥形,塔檐微翘,出檐甚短,由六层青砖安砌;塔内每层建木楼,设木栏踏道旋转而上,通至塔顶;塔刹为生铁铸就,历经千年风霜雨雪,寒光晖晖。塔顶揽胜,城邑超然,楼影点点;下瞰洲河,碧水流转,百舸争流。
1937年,文豪郭沫若激越登临,远眺凤凰山,挥豪书怀,咏此佳境:“凤凰之山何蜿蜒,龙爪欲攀天。”
(四)川东小峨眉——八台山
八台山,位于达州万源市东南部。因地貌成层状梯级递降,有八层之多,故名八台山,又有“川东小峨眉”之称。主峰新八台海拔2348米,为川东第二高峰,东侧悬崖深达1500米,为峨眉山舍身崖的3倍,称为“巴蜀第一崖”;雄踞主峰左右的老八台峰、独秀峰、五女峰等,峰端尖削,似笔如塔,孤峰兀立,雄奇险秀,享誉川东大地。
又因地处秦巴(南北)气候分界线上,云海、日出、佛光、雾岚、白雪兼而有之,自然景色变幻无穷;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多样,植被保护良好,现有植物52科1400余种,野生脊椎动物98种,其中不乏银杏、红豆杉、水獭、大鲵等20余种珍稀动、植物。
(五)初九怀元九——登高节
正月初九登高,怀元九,纪先贤,是达州的传统民俗。
相传815年,元稹(779—831年,唐代诗人,别称元九)被贬通州(今达州)司马,为官三年有余,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公元818年正月初九,元稹调任河南,全城父老倾城而出,万民送别,依依不舍,从此留下初九登高的传统习俗。
“年年登高,人人进步。”每年正月初九,达州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竞相攀山越岭,登高远望,风雨无阻,沿袭千年。
当代诗人梁上泉赋诗云:“达州原是古通州,山自青青水自流。元九登高怀元九,诗魂常伴凤凰游。”(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纪委)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1-23 12:48 , Processed in 0.0390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