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园位于河南焦作孟州市市区西6公里处,洛常公路北侧,紫金山阳坡之麓,占地面积130亩,是韩愈的墓祠。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园大门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韩愈去世,葬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宝历元年(825年),百姓在韩愈陵墓周围修建了韩园,为韩愈树碑立传,建造祠堂,如今韩园已有近1200年历史。园内千年古柏苍翠,雕塑园艺和谐,碑廊碑林独特,文韵墨香浓郁。韩园大门的楹联“绝代文豪当日孤军奋战,无双遗产如今万众观摩”,含义深远。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的成就和功绩被历代传诵。
韩园山门
韩园内山门为仿唐建筑,悬挂多副匾额、楹联。其中,中间的匾额“韩文公祠”由著名哲学家、原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题写。
鸢飞鱼跃(韩愈手迹)
“鸢飞鱼跃”这四个大字,乃是韩愈第一次被贬广东清远任阳山县令时留下的手迹。韩园内存此手迹的拓片。韩愈遭贬后刚正不阿、不甘沉沦,“鸢飞鱼跃”表达了他像鱼一样在水中畅游、像雄鹰一样在蓝天飞翔的豁达乐观心境。
韩愈塑像
韩愈塑像高3.3米,连同底座共高5.7米,面容祥和,身躯魁伟。
唐柏双奇
园内韩愈墓冢前有两棵大柏树,名为“唐柏双奇”。韩愈去世后,遵照他的遗愿,后人从长安移来两株柏树种植在墓冢两侧,双柏巍峨挺拔、郁郁苍苍,犹如文公刚正不阿,清廉自牧的品格,屹立千年不倒,荫蔽后人。人们在这里祭祀韩愈,重温他的生平,感受他的精神,表达对他的追思和崇敬之情。
除故里河南孟州的韩园外,全国也有多地留下了跟韩愈相关的历史遗存。
安徽宣城韩愈文化园
韩愈文化园内的“昌黎别业”
位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南麓的韩愈文化园,有保存完好的“昌黎别业”等历史遗存。这是韩愈兄长韩会在安史之乱期间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敬亭山南麓置下的田产。唐大历十六年(781),韩愈随大嫂郑氏移居于此,后人称之为“昌黎别业”。韩愈在宣城度过了从13岁到19岁这一段青年时光。
公元819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当了八个月的父母官,期间为潮州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延师兴学,驱鳄除害、关心农桑、释放奴婢等。潮州百姓感念韩愈恩德,将笔架山改称为韩山,把山下的“恶溪”改称为韩江。
广东潮州祭鳄台
祭鳄台兴建于上世纪80年代,亭内基座有鳄鱼石雕像,鱼背竖有巨碑,正面刻有韩愈的《祭鳄鱼文》。据说韩愈祭鳄之时,韩江(也即当时的“恶溪”)曾有一段流入城内,形成内河,为防止鳄鱼顺河道入城,韩愈下令将这段内河与韩江隔开,这就是今天潮州西湖的前身。
潮州景韩亭
景韩亭在潮州市西湖公园内,倚山面湖,亭作四方形,朱楹石柱,三面疏空。亭有联曰:“景山秀色怀燕市,韩水瑶光接孟亭。”亭名“景韩”意为对韩愈的景仰、思慕。
潮州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前的韩愈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文公祠位于潮州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麓。韩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两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包括苏东坡写的著名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2006年,韩文公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孟州市纪委)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5-4-3 07:50 , Processed in 0.0380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