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闻喜裴氏:《家训》润无声 《家戒》醒后人
“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
第二条 孝顺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①勿迁。
【注释】
①孺慕:孺,小孩子;慕,仰慕。
【释义】
父母的恩德,同比上天。人生的百种行为,孝顺第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能做到这样,何况是世间最有灵性的人,要给孩子立下榜样不要改变。
裴晋公祠内景
“世间难得,莫如兄弟。同心同德,团结一体。”
第三条 友爱兄弟:世间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友恭以礼。同心同德,团结一体。姜被①田荆②,怡怡③后启。
【注释】
①姜被:姜,姜肱;被,被子。
②田荆:田,指田真兄弟;荆,紫荆树。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真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③怡怡:特指兄弟和睦的样子。语出《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释义】
人世间最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兄友弟恭,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就像汉代姜肱兄弟一样,得到后人赞扬。
“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尊卑长幼,伦理秩然。”
第四条 协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勿事纷争,和谐齐贤。尊卑长幼,伦理秩然。远近亲疏,裕后光前。
【释义】
同宗同族,一脉相传,不要遇事纷争,要和谐向贤者看齐。尊卑长幼,伦理秩序要分明。远近亲疏,引导后人光大前人的功业。
“毋忤尊亲”
第一条 毋忤尊亲:《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故子女对父母长辈,应予孝顺,听从教诲,绝不许有违忤、伤害、遗弃尊亲。
【释义】
《孝经》中写道:孝,天经地义,人之准则。子女对父母长辈必须孝顺,听从教诲,绝对不能做出违逆、伤害、遗弃父母之事。
“毋辱祖先”
第二条 毋辱祖先:木本水源,慎终追远,乃人伦之基本大道。《诗》云:毋忘尔祖,聿修厥德①。即常念尔祖,述修其德之谓。故为人子孙者,应修身明德,遵守正道,不敢为非,毋辱其祖先。
【注释】
①聿修厥德: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语出《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释义】
慎重追寻,水有源,木有本,这是人伦的基本的大道理。《诗经》中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延续他的德行。”也就是常常怀念你的祖先,讲述和修行他的德行。所以说为人子孙,应该修身明德,遵守正道,不敢为非作歹,不要侮辱祖先。
“毋重男轻女”
第三条 毋重男轻女:天生蒸民①,本为平等,无分男女贵贱,是以父母长辈,不可有重男轻女之观念。教育、生活、男女一律平等,吾姓女子不得以之嫁人为妾,或溺女婴,抛弃女婴之事。
【注释】
①蒸民:众民、百姓。语出《孟子·告子上》:“《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释义】
天下人人平等,不分男女,无论贵贱。作为父母长辈,千万不可有重男轻女之思想,在教育、生活之间男女要一律平等。我族女子不得为人作妾,或弃溺女婴之事。
二、崇文尚武
“家庭教育,立人丕基。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第八条 严教子孙:家庭教育,立人丕基①。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注释】
①丕〔pī〕基:巨大的基业。语出唐·张绍《冲佑观》诗:“赫赫烈祖,再造丕基。”
【释义】
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教诲不倦,坚持不懈。教育子孙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重视道德的培养,尊敬师长。留传子孙多一些经书,少一些钱财。
裴柏碑馆
“人不读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
第九条 读书明德:人不读书,马牛襟裾①。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②,典型规模。
【注释】
①襟裾:泛指人的衣服。语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②希贤:仰慕贤者,愿与之齐等。语出宋·周敦颐《通书·志学》:“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释义】
人如果不读书,就和马牛一样不懂得礼节。学习的时候要经常温习,其乐无穷。人要有一技之长,生计就没有顾虑。向社会贤达看齐,争做典范楷模。
“吾家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
第九条 毋忘本崇洋:近世以还,崇洋泛滥。须知身、家、国、民族为其一体,而不可或分者,亦即人之大本。吾家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如在某种不得已之情况下,而入外国籍,亦须保持吾华固有之优良风尚习惯、语言、文字、及祖宗之渊源。
【释义】
近世以来,崇洋思想泛滥。必须知道自身、家庭、国家、民族为其一体,密不可分,此乃为人之大本。我族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如在某种不得已的情况下,而加入外国籍,也必须保持我中华固有之优良风尚习惯、语言、文字、及祖宗之渊源。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5-4-3 10:23 , Processed in 0.0411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