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古村
西递位于黄山的西南麓,原名西溪,又名西川,因村中前边溪、后边溪、社屋溪三条溪水皆由东向西流而得名。清道光年间,因村西设有徽州府专门递送邮件的“铺递所”而改称西递。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发展于明景泰中叶,鼎盛于清雍正乾隆时期,距今已有960多年的历史。
走马楼
走马楼原名“凌云阁”,是西递村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兴建。
园内西侧楼阁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上有“胡氏绣楼”平台,可演艺奏乐。沿园墙南北建有廊式长楼,上下两层。下层花墙砌有漏窗,上下楼柱支撑,黑瓦盖顶,空间通透,造型美观大方;上层建有“美人靠”长椅,登楼远眺,群峰叠嶂,景色宜人,宛如一幅桃源山居的水墨风景画。
胡文光刺史牌坊
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是为表彰西递胡氏族人、曾任荆州王府长史的胡文光所建。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的仿木式单体结构,高12.3米,宽9.95米,通体用西递附近山上质地坚实、纹理细腻的“黟县青”大理石砌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寓意深刻。
西递雪景
徽州古建筑艺术中,民居、祠堂、牌坊被称为“徽州三绝”。
西递一角
西递古宅
粉墙青瓦马头墙,说的是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当我们站立在高冈上鸟瞰黟县鳞次栉比的村落时,会发现外部立面造型丰富多彩。高高的山墙白灰粉刷,岁月留下了斑斑驳驳的痕迹;小青瓦覆盖屋顶,山墙高于屋脊,体态端庄,半露半藏,黑白分明。特别是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色天际之间,轮廓线起伏跌宕,很有层次感。
瑞玉庭
瑞玉庭的名称取瑞气祥云,金玉满堂之意。它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距今约一百四十多年历史。
桃李园
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是由一儒一商两兄弟共同构思而营造的,取名有“桃李满天下”之意。分为前、中、后三进背向序列三间,三进二楼结构。
西园
西园是黟县古民居中一所较为典型的园林式建筑,其绝妙之处在于房子与庭院相呼应,庭院与自然相贯通,造园手法及石雕艺术颇有代表性。
敬爱堂
敬爱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乾隆年间重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敬爱堂整体为砖木结构,坐南朝北,进深62米,跨度30米,面积1800多平方米。敬爱堂原来是明经胡氏十四世祖胡仕亨的住宅,他的三个儿子胡廷俊、胡廷杰、胡廷仁将其扩建为胡氏祠堂的总支祠,并在祀厅正中立下巨匾,上书“敬爱堂”三字,表示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也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族人要互敬互爱。
履福堂
履福堂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距今已有三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明经胡氏二十六世祖胡积堂的故居,也是西递保存最为完好的书香民宅之一。
大夫第和绣楼
“大夫第”的左右分别有桂馥庭和观景楼两个建筑单元。桂馥庭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为三间两楼结构,取木犀芬香、馥郁盈庭之意。大厅明亮高大,竖有大理石柱两根,宏伟壮观,为西递村数百幢明清古民居建筑中少有。近人多将观景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抛绣球”所在的绣楼,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每逢重大节日,这里都会有抛绣球、选佳婿的民俗活动。
追慕堂
追慕堂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整座祠堂分为三进,由门及里循序渐进,层层抬高,显得异常庄严肃穆。追慕堂是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贯三所建的支祠,用来奉祀祖父胡丙培和父亲胡应海,以追慕两人一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也有激励后代仿效之意。
黟县民居建筑艺术的鲜明特征是融砖雕、木雕、石雕为一体,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雕刻艺术风格。“三雕”艺术犹如三颗璀璨明珠,至今焕发着异彩。
西递民居建筑中,不少房屋在装饰上充分运用了中国古代“三雕”的技术。
西递砖雕
砖雕多用于大门之上的门罩,采用深、浅浮雕、镂空雕和透雕等手法,其雕刻部位集中在上下额枋、方框、元宝、挂耳、挂落等处,雕刻的内容,体现吉祥如意的花草虫鱼、戏文人物。
马头墙
马头墙是西递古民居又一独具特色的设计,它立于房头之上,如同昂首嘶鸣的马头。马头墙在建筑上的功能,是起着封火的作用,则一家不慎失火时,封火墙会暂时隔断火源,不让它向邻近的房屋蔓延。
西递天井
西递古民居建筑中的“天井”,是世界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设计,完整的建筑空间里,剜出一块,露出蓝天白云,至于因何起名“天井”,是否因为坐在屋内,仰望蓝天,有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还是因为徽州人饮用的多是井水,井与人们的生存关系密切,“井”冠以“天”,则意思是说这种特殊的井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恩赐与眷顾。
|
|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
GMT+8, 2024-11-23 10:00 , Processed in 0.0395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