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历 史 诸序之行 查看内容

李典 (东汉末年名将)

2020-11-11 13:56| 发布者: 朴实无华| 查看: 2117|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陈寿:“②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李典 (东汉末年名将)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居于乘氏县。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

 

李典自幼好学,不乐兵事,起初治民,后来从军。并从征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之战识破刘备的伪遁之计,救下了夏侯惇、于禁。又参与了逍遥津之战。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官至破虏将军,三十六岁时去世。

 

曹魏建立后,追谥李典为愍侯。李典既非被杀,也非君王,其谥号的含义应当与耿弇、寇准相同,即“在国连忧曰愍”。


 

人物生平

 

至亲早卒

 

李典的从父李乾,在乘氏(地名)集合了好几千食客。初平中,带领众人跟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州。

 

兴平二年(195年)夏季,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率军到了钜野县,欲招降李乾,劝其反叛曹操。李乾不听从,于是他们把李乾杀害。

 

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和其他将领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整又跟随曹操平定兖州的各县,有战功,逐渐升迁。

 

建安五年(200年),李典的从兄李整也去世了,当时正值袁曹双方相距于官渡的时期。

 

少年成名

 

 

 

李典

 

建安五年(200年),李整死后,李典任颍阴县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曹操认为李典是个可造之材,让他试着管理百姓。升迁为离狐太守。时值官渡之战,李典带领家族的人以及所辖部队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需。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败逃之后,李典被任命为裨将军,在安民屯兵驻扎。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于是派遣李典与程昱等将领用船将军粮运输过去。正赶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部队驻扎在河上,断绝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说:“如果船过不去,就走陆路。”于是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取得胜利,水路终于畅通。

 

识破伪遁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曹操调动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刘备。刘备驻军博望,与夏侯惇对峙。一天早晨,刘备率军烧掉营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领部队追击刘备。李典留守夏侯惇、于禁中了刘备军的埋伏,于是被击溃了。李典带兵去救援,刘备望见救兵已到,于是撤退。夏侯惇、于禁因此获救。

 

从征四方

 

建安九年(204年),李典跟随曹操围攻邺城,邺城平定。建安十年(205年),李典、乐进在壶关围攻高干。建安十一年(206年),李典、乐进在长广攻打管承,都取得胜利。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封为都亭侯。

 

李典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户,居住在乘氏,李典自愿请求迁徙封地到魏郡。于是迁徙部下族人一万三千多口到邺县。曹操赞扬他,加封为破虏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李典从征荆州。赤壁之战时,曹操徙赵俨为都督护军,督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建安十六年(211年)秋,李典跟随曹操征讨韩遂、马超,进军至际河的西岸,并在道东原上扎营。

 

合肥破敌

 

建安十九年(214年)十月,曹操自合肥还,李典与张辽、乐进率领七千人在合肥驻扎。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曹操率大军西征汉中,而孙权指挥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在东吴大军围城之时,张辽打算按照教谕与李典一同出城交战。李典率领部众与张辽一起打败了孙权。

 

逍遥津之战获胜的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曹操拜张辽为征东将军,并给李典增加封地一百户。加上以前的封地,李典此时的封地住户已经达到了三百户。


 

英年早逝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的合肥之战时期,当地曾经有一场瘟疫,即“疫疾”,以致于在几个月后,吴将甘宁病逝。

 

建安二十年(217年)三月,夏侯惇、曹仁、张辽、臧霸等二十六军屯居巢。居巢当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即“大疫”,曹军大规模染病。

 

李典去世时,年份未知,时年三十六岁。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

 

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的功绩,追加其嗣子李祯食邑百户,加上李典在世时的三百户封地,李祯共计拥有四百户。

 

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张辽、李典的家族各增邑百户,对他们两人各自的一个儿子赐爵为关内侯。”于是,李典的另一个儿子(不是李祯)受封关内侯,并获得百户。

 

后来,李典被追谥为愍侯。然而,李典既不是祸乱始兴的一国之君,也不是捐躯赴死的殉节之士,故而,追谥李典之法当为“在国连忧曰愍”,东汉名将耿弇、臧宫等人、北宋名臣寇准,皆是按在国连忧之意而获得“愍”的谥号,表达了世人对李典人生经历的怜忧。而李典在世时,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又尊敬贤士大夫,生怕自己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李典是长者。

 

正始四年(243年),李典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人物评价

 

陈寿:“①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②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王沈:“典少好学,不乐兵事。”

 

 

 特此申明:

 

    此文内容及图片都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7-27 15:07 , Processed in 0.0426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