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呼唤

深情的呼唤 首 页 人 文 摘 录 查看内容

中国家祠传承形式

2015-12-28 20:16| 发布者: 永兴| 查看: 5312| 评论: 0

以人为本,以宗为根,承事之大,乃诚之本、信之根、命之源、业之宗。我们可以调查,凡祖承家祠有继的地方,自当让人回味缅怀尤中生敬,民风俗朴与人真诚。从现代的转基因验证,转承基因绝对创造不出长寿的生命良种,基因有形传承和无形传承的生命决定性地位和价值,应当引起文化理论和生命理论的高度重视和高度维护。所以,在复兴中华文明的呼唤中,充分认识和重振中华民族的祖承有继、祖明有尊,这是几于断承中中华之子应有的民族自尊良知和本能。复承应从简从易的从家祠开始,以家祠之承上朔中华的圣明之承,以家承自规正民俗民风,共兴国本道德,共振中华文明。振兴家承振兴华承,既不必铺张,又不可封建,主则承扬道德。历史事实证明,家祠承是社会文明有序稳定的重要部分,对于家族德育具有很高的自发能动价值。所以,在所有传承形式中,中国家祠传承形式应当得到充分的历史认证和与时发扬。在现实家祠传承决不能比气势气派,而要比简素荣辱,立当世功臣,罪子示教榜,使家祠成为家庭重要的传扬道德、传扬礼仪、传扬荣辱,传扬造就以人以社会以自然的承教之脉。家祠应当成为社会立正规、树正气、行正风,学习传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构建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难以速效的宝贵形式。家祠是充分民主的义务和自愿责任,没有权势垄断,没有窃取贪占,是家族以德以信为尊的人文极好形式。家祠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具有高度统一性沿承性,能给在失信危急中以整体的家信达中华祖信之心的归依和寄托。

 

福建武夷地区原越都附近有一村,其民俗之朴,真的夜不闭户,白天屋空而不插门,其民俗纯朴的程度连在屋间巷道上遇到狗都不躲避、也不见生、并也不叫,连狗到这个世界里都为人文环境教化禅育得难有的文明程度。实在不可想象,在今天这种社会高度流通发达的环境中,竟然还能保存这样的真地、这样《道德经》的践本,真的叫人难解其玄妙之甚深之甚真。

 

在人类的全部文化理论中,本体、传承、应用是文化生存的三大支柱。本体理论是文化的灵魂,主论存在的本体生序规律;传承是文化续生的命脉,主论承体受体戒体、传承的形式和内容和规约;应用是文化应运展开的归展具说,主论信愿行的理法,又即社会应用中的政治经济人文。在三大支柱中,有的文化有主体,有的文化不明主体,有的文化把尚不明确的不可抗拒性名为上帝而代之封之。在传承上大部份文化都具有通常的形式和内容,只是在承体上有的有、有的没、有的求性、有的求信,最高的文化中还有境承的无为单传存在。在应用上由于文化的境界不同而所识所为自然高低差别甚大,又加之近代的文化承歧之扭,就更真真假假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了。所以,生活在今天社会信乱沦丧中的人,最简捷的办法就是信以人信道德,最简单的识别法也是看他在以人还是假借以人在骗财,是在讲以人的道德之理还是在玩弄以他法术的魔行之道。总之,看宇宙万事万化道德之理,以人之行是不变的试金石。我们一定要学懂它学会它,用它看破自己看破一切,从中获得心明清静愉悦的人生,以自明明人、自乐乐人利益更多人。

 

                                      ——摘自《大兴真诚致学以人为本心》


QQ|关于我们|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446号|京ICP备15066982号-1 ( 深情的呼唤  

GMT+8, 2024-10-7 12:27 , Processed in 0.0492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